首先,發明專利集中在監測檢測專用儀器、光譜儀器和色譜儀器等領域。“九五”和“十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計劃資助了一些科學儀器研發項目;“十一五”時期,國家科技支撐計劃中設立了《科學儀器設備研制與開發》重大項目;“十二五”時期,中央財政設立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資金資助重大科學儀器設備的開發。“九五”至“十一五”期間,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計劃資助的69項、87項和77項科學儀器研發課題,分別獲得授權發明專利34件、45件和20件,正在申請的發明專利分別為9件、32件和38件;獲得發明專利授權的課題分別占課題總數的23.19%、29.89%和12.99%,申請發明專利的課題數分別占課題總數的10%、19%和29%。獲得發明專利位于前三位的是環境污染和工業生產專用監測檢測儀器、光譜儀器、色譜儀器的關鍵部件,分別為15件、12件和7件,合計占發明專利授權總數的68%。
其次,半數科學儀器研發成果實現了批量或小批量生產?!熬盼濉薄笆濉焙汀笆晃濉睍r期,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計劃資助的科學儀器設備研發課題中分別有47.83%、60.92%和49.35%的課題成果實現了商品化;分別有21.74%、29.89%和36.36%的研發成果做出了實驗室樣機。實現商品化的課題共計124個,其中最多的是監測檢測專用儀器,主要包括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進出口檢疫、毒物和爆炸物、藥物、工業生產用分析儀器等;第二是色譜儀以及分離材料和色譜柱的研發;第三是光譜儀器的研發;第四是科學儀器制成裝置和系統的研制;第五是電化學儀器研制與改進;第六是樣品前處理裝置,分別占商品化課題總數的31.45%、25.81%、10.48%、7.26%、5.65%和5.65%。實現商品化的主要是中檔科學儀器設備,而高檔科學儀器,如高檔質譜聯用儀、核磁波譜儀、電子顯微鏡、高檔激光干涉儀和核酸測序儀等,則仍要依賴進口。
最后,自主研制的科學儀器契合我國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自主研制的水污染監測儀、空氣污染檢測儀等較之跨國公司的產品,更適合我國環境檢測的需求,已應用于環境監測和工業企業。在工業領域,自主研發的金屬原位分析儀等分析測試儀器在我國鋼鐵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已形成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分析測試技術。色譜儀、光譜儀和質譜儀的關鍵部件研制也取得一些突破,產品投產后減少了對國外同類產品的依賴。一些高端科學儀器的成功研發,打破了跨國公司在國內的壟斷局面。
其次,半數科學儀器研發成果實現了批量或小批量生產?!熬盼濉薄笆濉焙汀笆晃濉睍r期,國家科技攻關和科技支撐計劃資助的科學儀器設備研發課題中分別有47.83%、60.92%和49.35%的課題成果實現了商品化;分別有21.74%、29.89%和36.36%的研發成果做出了實驗室樣機。實現商品化的課題共計124個,其中最多的是監測檢測專用儀器,主要包括環境保護、食品安全、進出口檢疫、毒物和爆炸物、藥物、工業生產用分析儀器等;第二是色譜儀以及分離材料和色譜柱的研發;第三是光譜儀器的研發;第四是科學儀器制成裝置和系統的研制;第五是電化學儀器研制與改進;第六是樣品前處理裝置,分別占商品化課題總數的31.45%、25.81%、10.48%、7.26%、5.65%和5.65%。實現商品化的主要是中檔科學儀器設備,而高檔科學儀器,如高檔質譜聯用儀、核磁波譜儀、電子顯微鏡、高檔激光干涉儀和核酸測序儀等,則仍要依賴進口。
最后,自主研制的科學儀器契合我國資源特色和市場需求。自主研制的水污染監測儀、空氣污染檢測儀等較之跨國公司的產品,更適合我國環境檢測的需求,已應用于環境監測和工業企業。在工業領域,自主研發的金屬原位分析儀等分析測試儀器在我國鋼鐵行業得到廣泛應用,已形成一種具有中國特色的分析測試技術。色譜儀、光譜儀和質譜儀的關鍵部件研制也取得一些突破,產品投產后減少了對國外同類產品的依賴。一些高端科學儀器的成功研發,打破了跨國公司在國內的壟斷局面。
3.發展策略建議
科學儀器設備研制涉及多個學科和先進技術,產品研發周期長,形成產品的市場周期更長,需要投入大量資金,而且科學儀器研發還與科學研究水平息息相關。因此,不能期望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在很短時間內,就能全面趕上甚至超過國際儀器設備的制造水平,但可優先發展具有我國特色、適合我國市場需求的科學儀器產品,避免與跨國公司的直接競爭。對此,提出六點建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