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國產光學電子砂輪成型機
1.跨國科學儀器設備公司在中國的擴張我國已經成為跨國科學儀器設備公司的重要市場,其在華業務的增速明顯快于全球平均水平。以德國耶拿分析儀器股份公司為例,從進入我國市場至2009年的8年間,其銷售額增長了10倍,2009年增長率為65%,而其全球增長率為35%。
同時,他們紛紛在華建立獨資生產企業。例如島津國際貿易(上海)有限公司的獨資企業引入日本島津公司的生產技術質量管理體系,關鍵零部件在日本加工,其他在我國采購,現在已經成為島津公司的全球生產基地之一,生產的分析儀器70%供應中國市場,30%供應美國和歐洲市場。
為了開發針對中國市場的產品,跨國公司紛紛在華設立研發基地,與我國大學和研究機構合作。他們往往每年支持若干個項目,研發周期為1年左右,支付研發經費2萬~3萬美元,主要目的是了解大學的科研前沿和科學發現,收購大學教授的研發創意。例如不少企業在與中國科學院的合作中,主要是對其擁有的發明專利感興趣。應該說,跨國公司在我國早期利用產品賺錢,現在是利用我國的人力資源、知識資源賺錢。
跨國公司的另一個重要發展方向,是提供系統解決方案,快速響應突發事件。隨著現代社會對于產品質量、食品和環境安全、公共安全的要求越來越高,那些只能對符合標準要求的樣品做出準確測量的單件儀器,已經無法滿足解決現實社會所面對的多種多樣問題的要求。為解決重大社會突發事件提供支撐,已成為各大儀器公司爭取更大市場份額的法寶。有些跨國公司已針對食品安全、環境質量監控、藥物開發和藥品質量監控、電力、水泥、冶金、石化行業全流程監控提供各自的整體解決方案。對于生命科學研究與醫學方面的需求,跨國公司不僅提供從取樣、樣品前處理到檢測分析等一系列儀器、設備和配套試劑,還提供一些外部采購解決方案、實驗室設計與啟動等服務,這些均構成跨國公司的核心競爭力。
跨國公司的這些特點,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產生了擠壓。比如跨國公司壟斷高端產品市場,向中低端產品滲透,影響到國內企業的產品銷售。但同時,跨國公司難以產生直接的技術溢出。科學儀器研發涉及物理、化學、電子、機械等學科,缺少任何一個學科,研發都不可能獲得成功。而且跨國公司的科學儀器研發采用分散式結構,因此單個技術人員的流動難以帶走關鍵技術。
不過也應承認,跨國公司在間接技術溢出、質量管理體系的影響和人才流動上,對國內科研設備公司有一些有利影響。而且,跨國公司的研發基地提供了一個使我國相關企業與全球連通的渠道,把我國與世界其他地區用戶、技術連接起來,以其全球化的視野影響著我國科學儀器產業的發展方向。
2.我國相關產業的現狀分析
目前,我國科學儀器設備產業具備一定規模。2013年,科學儀器大行業企業數已達1439家,主營業務收入為2522億元;出口交貨值為544.5億元,每家企業的平均利潤為1580.7萬元(由于沒有單獨的科學儀器設備產業統計數據,本文采用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協會的“儀器儀表行業主要經濟指標”的數據),主要生產中低端科學儀器產品,正在研發的高端產品主要有質譜儀等。近20年來,在國家科技計劃資助下,我國也形成了具有特色的技術基礎。

國產掃描電子顯微鏡。資料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