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蘇省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較好,是國內智能傳感器研發機構、企業最集中的省市之一。根據賽迪公布的數據,面向國家級的高新區、經開區等功能區以及部分包含產業集聚區的行政區,從產業競爭力、園區競爭力和配套競爭力三大維度對十大園區進行評選,2020年江蘇省有3個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躋身全國前十,其中蘇州工業園區排名全國第一。
江蘇省智能傳感器參與者以大型制造業企業為主
截至2021年9月,根據企查貓數據,江蘇省企業中,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范圍內含有“智能傳感器”的企業共146家。按注冊資本劃分,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有16家,100-500萬的有51家,500-1000萬的有23家,1000萬以上的有56家,占比分別為11%、35%、16%以及38%。
江蘇省分布的智能傳感器企業較多,其中不乏行業龍頭蘇州敏芯、蘇州明皜、瑞聲科技等。其中,蘇州明皜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MEMS傳感器技術的創新者和開拓者,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優秀的信號鏈芯片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
江蘇省將推進智能傳感器在優勢產業的應用
總體來看,江蘇省物聯網產業、數字產業和環保產業等優勢產業的高速發展必將帶動智能傳感器的大規模應用,江蘇省智能傳感器市場前景廣闊。同時,江蘇省政府投資基金將充分發揮平臺資源和品牌優勢,通過園區行活動,為地方政府、產業園區、投資基金等各方建立一個互動合作平臺,引導和帶動社會資本更好地支持科技創新和產業轉型升級。
3、廣東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廣東省鼓勵提升智能傳感器研發創新能力
2015年7月,廣東省出臺了廣東省智能制造發展規劃(2015-2025年)》,指出未來要重點發展新型傳感器、微機電傳感器、自檢校自診斷自補償傳感器,以及工業自動化環境下的溫度、壓力、流量等傳感器,研發高靈敏度、高環境適應性、高可靠性的智能儀器儀表。隨后,廣東省出臺系列政策推動制造業轉型升級和優化發展,推進傳感器等智能裝置研發和產業化。
廣東省推進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建設
近年來,廣東省出臺了一系列政策支持發展先進、智能傳感器,目前已經形成了一定的規模,主要以廣州、深圳中心城市為主,由附近中小城市的外資企業組成以熱敏、磁敏、超聲波、稱重為主的傳感器產業體系。
2020年9月,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正式啟動,明確廣東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將以廣州開發區為試點,推動智能傳感器技術創新,促進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發展。
廣東省智能傳感器企業數量眾多
截至2021年9月,根據企查貓數據,廣東省企業中,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范圍內含有“智能傳感器”的大中小企業共79212家。按注冊資本劃分,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有21238家,100-500萬的有31787家,500-1000萬的有12536家,1000萬以上的有13542家,占比分別為26.85%、40.18%、15.85%以及1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