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2015年以來,安徽省陸續出臺政策推動智能制造、半導體產業、機器人產業、超高清視頻和智能汽車等產業的發展,這也為安徽省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政策支持。安徽省對于智能傳感器項目提供政府補助,推動傳感器產業集群的形成。
安徽省智能傳感器產業鏈不斷完善
安徽省已經把堅持發展智能傳感器作為重要的產業選擇,加快布局。安徽省蚌埠市是中國三大傳感器研發制造基地之一,擁有中國兵器工業集團214所、凱盛科技、希磁科技、德豪光電、北方芯動聯科等一批智能傳感器研發設計制造企業,建設了MEMS聯合工程實驗室等一批省級以上重大研發平臺,形成了智能傳感器設計、制造、測試、封裝和應用的完整產業體系,成為全省唯一同時擁有集成電路及MEMS晶圓生產線的城市。
安徽省智能傳感器參與者以大中型制造業企業為主
截至2021年9月,根據企查貓數據,安徽省企業中,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范圍內含有“智能傳感器”的大中小企業共21508家。按注冊資本劃分,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有5357家,100-500萬的有4896家,500-1000萬的有6727家,1000萬以上的有4528家,占比分別為24.91%、22.76%、31.28%以及21.05%。
在安徽省智能傳感器企業當中,涵蓋的行業主要有制造業、信息傳輸、軟件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批發和零售業等,占比分別為50.36%、17.54%、6.49%、6.15%。
安徽省推動中國(蚌埠)傳感谷建設
2021年6月,為推動產業結構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重點謀劃新一代信息技術產業未來發展進行產業布局,加速形成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安徽省蚌埠市高位推動中國(蚌埠)傳感谷建設。“傳感谷”按照“一谷三園”產業集群的總體布局,“三園”即中央創新園、MEMS核心器件產業園、科技孵化園。中央創新園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研發、設計、制造、封裝、測試于一體的全產業鏈。安徽省將進一步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提升智能傳感器產業的競爭力。
6、浙江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浙江省加快發展智能傳感器技術
近年來,浙江省連續發布了多項政策來支持新型傳感器行業發展,比如2015年的《中國制造2025浙江行動綱要》、2016年的《浙江省“互聯網+”行動計劃》、2017年的浙江省培育發展戰略性新興產業行動計劃(2017-2020年)》以及2018年的《浙江省智能制造行動計劃(2018-2020年)》、《《浙江省人民政府關于印發浙江省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行動方案(2020—2025年)的通知》》等政策,均提出了加快發展新型、智能傳感器技術。
浙江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發展狀況良好
2020年,浙江省溫州樂清傳感器產業基地、杭州錢江經濟開發區分別排名全國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第八名和第十名。樂清智能電氣小鎮也是浙江省的特色小鎮,依托正泰、浙江云谷等一批龍頭企業,小鎮內建起正泰(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園、樂清物聯網傳感器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等項目,發展傳感器、智能電網等智能電氣上下游產業。
浙江省智能傳感器參與者以大中型業企業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