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中國電科:知識產權量質齊升,創新源泉持續涌動
創新加速、產業升級,離不開知識產權這個動力“引擎”。
中國電科高度重視知識產權工作,修訂了知識產權管理辦法,編制了知識產權管理體系貫標整體文件,在全系統開展知識產權貫標,不斷推進系統化、規范化的知識產權管理。截至2021年,集團公司發明專利申請量為6974件,共授權發明專利3116件,發明專利擁有量累計達到16269件,保持快速增長態勢,為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源源不斷的動力。
質量提升,創新創造能力不斷增強
走進中國電科46所氧化鎵同質外延團隊工作現場,只見一片忙碌景象。
設計方案、開展實驗、做好記錄、分析數據、工藝優化……在晝夜不停的堅守中,團隊成功研制出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高耐壓性能半導體材料——HVPE氧化鎵同質外延片,不僅實現了技術突破,還申請了多項發明專利。
“氧化鎵是新型超寬禁帶半導體材料,擁有優異的物理化學特性,在微電子與光電子領域均擁有廣闊的應用前景。”技術專家表示,由HVPE(氫化物氣相外延)法制備的氧化鎵同質外延片,具有外延層結晶質量高、電學參數可控等特點,能夠提高相關器件的耐壓值,大幅度降低功率損耗,使其性能更加優異。
創新,創新,再創新,一個個專利的誕生印記著中國電科人奮進的腳印。
不久前,9所技術團隊創新工藝手段,解決了傳統拋光方法導致基片產生白霧和花紋問題,突破并申請了大尺寸鐵氧體基片精密磨拋技術專利,不僅電性能得到極大優化,生產效率也提升了200%。38所通過聯合攻關,解決了大面積釬焊釬透率不足、助焊劑殘留物多等難題,開發出滿足高性能電子產品需求的低殘留物助焊劑,申請專利1項,提交專利申請7項。電科思儀成功申報了“一種高穩定大動態1毫米S參數測試系統”發明專利并獲得國家專利優秀獎,滿足毫米波與太赫茲雷達、通訊、氣象遙感、射電天文等領域大動態和高穩定S參數測試需求,對推動我國毫米波與太赫茲技術發展意義重大。53所國麒光電公司團隊聚焦以非制冷紅外可見光復合無感測溫儀為主、制冷型復合無感測溫儀為輔的技術路線,成功研制出了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紅外熱成像體溫快速篩查系統,先后申請5項專利,1項軟件著作。
持續加強高價值專利培育,14所聚焦氣象雷達領域,超前布局技術攻關方向,將知識產權與項目管理深度融合,一體化推進知識產權策劃、創造、運用、拓展,孵化出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天氣雷達、服務于“子午工程二期”雷達等系列成果,廣泛應用于城市、環保、水利、交通等行業。55所聯合創建了高價值專利培育示范中心,在第三代半導體電力電子技術領域開展高價值專利培育,產生高價值專利173項,獲得82項國內專利授權,實施專利轉化90項。智能院在人工智能等領域布局了一批前沿技術發明核心專利,大力推動產學研合作,加速外部知識產權的流動和運用,構建了新型開發式創新生態。
遍地開花,產業運用范圍不斷拓展
一頭連著創新,一頭連著市場。
十余萬臺AOE空氣消毒機進駐冬奧村支撐冬奧會防疫,在政務大廳、醫院、車站、機場等人流密集場所處處可見,為高校送去“安心”,有力服務地方疫情防控……
聚焦公共空間采用空氣消殺手段阻斷“人傳人”和“物傳人”鏈條的緊迫需求,中國電科聲光電基于長期積累技術優勢,攻克高效活性復合粒子發生等技術難題,成功研制出系列空氣消毒機產品,經權威機構檢測認證,對新冠病毒等10余種病毒、細菌有良好消殺效果,努力為疫情防控作出更大貢獻。
持續推動“軟知識”變成“硬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