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北交所上市公司奧迪威發布了關于接待機構投資者調研情況的公告。公告顯示,奧迪威于2022年6月21日接待了39家機構的調研,董事長張曙光、董事會秘書梁美怡、財務負責人李磊參與接待。
問題1:公司在消費電子領域提到的壓電觸覺反饋微執行器替代線性馬達,請問為什么具有替代性,下游的應用怎樣,是否受到功能芯片的制約?
回復:壓電觸覺反饋微執行器作為新一代的觸覺反饋技術,具有響應速度快、振動頻率寬(振動多樣)、體積小、易于安裝等特點,能夠產生高精度的觸覺反饋,能夠滿足消費電子領域對于滿足用戶體驗不斷提高的要求。
目前下游應用一般采用搭建驅動電路的方式來實現,由于該應用屬于新產品、新技術應用,市場上仍欠缺較為成熟的IC芯片等配套硬件,導致市場滲透速度較慢。
未來,隨著該國產化專用芯片的成熟,IC芯片將取代目前以傳統分離元器件搭建的驅動電路,從而促進壓電觸覺反饋微執行器的市場滲透率的提升。
問題2:招股書說明書中披露的傳感器的2021年產能利用率80%以上,而募投項目提到高性能超聲波傳感器產線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完全達產后,產能較2021年擴產比例為106%,擴建的產能如何消耗?
回復:據公司未來五年的發展規劃和市場容量測算,高性能傳感器的需求量可以基本覆蓋募投項目的各年擬達產產能,公司具備消化募投項目新增產能的能力。
如:新增車載傳感器項目、用于掃地機器人、異物探測傳感器等產品的需求將逐年遞增。公司募投項目也會分階段投入,預計在第六年實現目標達產率。
根詳見公司招股說明書“第九節募集資金運用情況”之“二、募集資金運用情況”之“(一)高性能超聲波傳感器產線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
問題3:2022年上半年,國內乘用車行業的受到疫情和供應鏈的沖擊,請問公司是否受到下游該輪沖擊的影響?
回復:公司作為乘用車的上游核心部件供應商,目前生產運營和訂單交付基本平穩,但階段性短期業務目標的實現仍存有挑戰性和不確定性,公司已與下游客戶建立長期的合作關系,從遠期看,公司正在開展的多項在研項目進展順利,公司經多年深耕,與下游客戶建立起長期合作關系,上下游聯動,積極做好產品升級、技術升級等應對措施。
問題4:關于車載超聲波傳感器在未來市場的增長預測如何?招股說明書中提到公司車載超聲波傳感器市場占有率約占17%,市場占有率是否有進一步提升的空間?主要是來自于哪方面的增量?
回復:根據羅蘭貝格的預測,到2025年,中國L3及以上滲透率將達5%,全球86%以上汽車將配備ADAS系統,L3及以上滲透率將達10%。
如按L0、L1、L2及以上車型分別使用4個、8個和12個超聲波傳感器測算,隨著自動駕駛滲透率的提升,按2021年乘用車產量4.5%的年增長率和羅蘭貝格預測的滲透率測算,到2025年中國超聲波傳感器的市場容量將達2.14億顆。
一級供應商中,博世、法雷奧和同致電子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但隨著新能源汽車和造車新勢力的發展,豪恩汽電、德賽西威等國內廠商快速發展;二級供應商中,奧迪威和村田制作占據了主要市場份額。
未來公司將規劃研發更多功能升級型高端產品,逐步滿足國內市場對高端傳感器的產品需求。同時,公司將繼續加強營銷渠道建設和品牌推廣,提高公司產品的市場占有率,逐步實現產品的國產化和進口替代。
問題5:壓觸傳感器及執行器投入產出情況如何,預期產值及經濟效益如何?高性能超聲波傳感器產線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產值規劃怎樣?
回復:公司多層觸覺及反饋微執行器開發及產業化項目預計總投資為12,615.00萬元,高性能超聲波傳感器產線升級及產能擴建項目預計總投資為8,412.00萬元。具體詳見公司招股說明書第九節募集資金運用的相應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