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科學儀器是我們國家科技領域非常明顯的短板,可以說是嚴重制約了我們國家科學研究和先進科技產業的發展,對于我國實現科技自立自強非常關鍵。”12月18日,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楊學明在“《財經》年會2023:預測與戰略”上表示。
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 楊學明中國科學院院士、南方科技大學副校長 楊學明
楊學明表示,人類在發展近200萬年的歷史中,經歷了智人、學會農業以及使用科技革命三個重要認知時期。尤其近幾百年時間,人類能力有了巨大的進展,且對世界認識達到了非常高的水平,但這些能力和認知并非憑空而來,其根本原因是科學的發展,是真正的實驗技術的變革一步一步推動了真正的科學革命。
他認為,科學儀器對于科學研究、高科技和產業發展、科研領域等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我很早意識到科學儀器對于科學發展的重要性,”從楊學明的觀點來看,高水平的實驗科學研究,包括理論科學的發展,創新科學儀器是非常重要的,而且是推動科學研究非常重要的動力。
另外,科學儀器在整個高科技和產業發展中也具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楊學明舉例,根據美國商務部的數據,科學儀器工業總產值只占工業總產值的4%,但對國民經濟影響到66%。
在科研領域,科學儀器發展當然是更重要。他例舉,到2017年,諾貝爾自然科學獎的項目中,因發明科學儀器而直接獲獎的項目占11%,而72%的物理學獎,81%的化學獎,95%的生理學或醫學獎都是借助簡短科學儀器來完成的,先進科學儀器產業發展直接關乎我們國家科學技術的發展,也是我們國家強調的科技自立自強,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部分。
他指出,從古代Alpha粒子散射到質譜技術、核磁共振技術、電鏡技術、激光技術等都極大的推動了各個領域的發展。
例如,質譜技術的發展對于現在化學環境,包括很多其他領域都產生了重要的影響。并且,質譜技術市場是巨大的,根據國外市場調查,2026年市場達到112億美元,而且在所有的領域里面都有非常重要的影響,所有先進技術的領域質譜能夠發揮非常重要的作用,當然那些產業里面往往產值是更大的。
總的來講,高端科學儀器對現代科技經濟發展影響巨大,不管基礎研究也好,先進產業也好,我們的市場規模增長非常快。不過楊學明也指出,比較遺憾的是,我們國家在科學儀器的發展方面還是處于比較落后的狀態,特別是先進科學儀器的發展。
同時他還指出,科學儀器領域發展跟前沿科學研究發展是非常緊密相關的,但我國在這塊投入不夠。另外科學儀器眾多,雖然占國民經濟比例不高,但對整個國民經濟影響巨大,可以說是現代經濟發展最重要的基礎,也是很多重要領域容易被卡脖子的環節。
談到目前我國高端儀器發展存在的問題,他指出在缺乏人才核心技術,缺乏高端競爭力的儀器公司,比較依賴大學研究機構,規模較小而且比較分散等方面。且整個科學儀器工業基礎也不夠、高水平科學儀器發展的投資嚴重不足,這些嚴重制約我國科學研究和先進技術產業的發展。
楊學明希望,未來能從幾個方面改善這個狀況,一是能夠真正鼓勵創新科學儀器的發展,培養更多高端儀器研發人才,特別是加大對高校以及研究機構實驗儀器研發的長期投入;二是鼓勵國產創新科學儀器商業市場化發展,推動國產商用儀器高水平發展,鼓勵實驗科學家使用國產高水平科學儀器,真正推動高水平科學儀器這個行業;三是培養具有國際競爭力高端科學儀器公司,加大投資來提升我國高端科學儀器的競爭力。
以下為部分發言實錄:
楊學明:大家好,我今天非常高興受財經年會的邀請給大家講一些我的觀點,我的主要觀點是“先進科學儀器是推動科技及產業發展的先鋒”。
我們知道人類歷史發展史上大概有將近200萬年歷史,智人的歷史,但是真正意義上人類發展史上重要的認知也就三個時期,一個是人類在七八萬年左右認知的可能,人知道成為一個智人。第二個學會了農業,養活自己,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變革。但是對我們現代人來說,尤其對于我們當代人來說最重要的就是科技革命,科技革命于幾百年以前,到現在最多不會到500年時間,我們從石器時代到整個演化過程,這幾百年的時間是特別重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