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中國制造仍有一大軟肋,就是高端科學儀器仍高度依賴進口。近年來,我國的科研儀器在國產化上已取得積極進展,但由于歷史積累不足等多方面原因,高端科研儀器依賴進口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觀。
即使已經研制成功的國產儀器,也多少存在著“空心化”問題。目前我國大多數儀器產品所用關鍵核心器部件,還需要依靠進口。
另外,常用的核磁共振儀、高分辨質譜儀等大型分析儀器,以及大部分的生命科學儀器如磁共振成像儀、超分辨熒光成像儀、冷凍透射電鏡等都大量依靠進口。根據中國海關統計數據,2013年到2017年,六大類進口儀器,每年在700億元到900億元之間,這種現狀迫切需要改善。
國家經濟邁向高質量發展,首先需要發展“國之重器”。高端科學儀器的研發創新、制造和應用水平,是一個國家科技實力和工業實力的重要標志,對于支撐科技創新活動乃至經濟社會發展都具有重要的作用。
中國科學院院士、中國科學院大連化學物理研究所研究員楊學明認為:“如果儀器研發硬實力上不去,我們就無法發展自己的高端科研儀器,不僅要花費大量的資金購買,而且容易受制于人。”
為推動我國高端科學儀器產業發展,減少對進口儀器的依賴,業內人士建議:
一,擴大國內科學儀器企業的市場準入機會,有效參與競爭,鼓勵國內上下游企業優先簽訂戰略合作協議,通過共同開發,長期合作,逐步實現國內科學儀器進口替代的戰略目標。
二,制定鼓勵各級政府部門、相關高校及科研院所優先購置國產科學儀器的激勵措施,用自己的市場培育發展自己的核心技術。
三、充分尊重企業在技術創新中的主體地位,選擇有技術實力和創新意愿的龍頭企業作為牽頭單位,聯合高校院所開展大型、高端科學儀器攻關,打破國外技術壟斷。
但是,受當前我國整體高端科學儀器制造業水平影響,國內科研工作在未來一段時期內,依然將高度依賴進口高性能儀器設備。
不過,我國已經采取很多措施來鼓勵高端科學儀器的發展。如科技部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分別設立了支持重大科研儀器發展的專項,多年來已有相當額度的經費投入,一些高端科學儀器研制項目也已經成功通過驗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