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個問題,物理大數據的獲取與認知。這里有兩個關鍵的重要技術,一個是大數據的分析,大數據靠什么來分析呢?靠模型靠算法。然后需要有人工智能、物聯網、互聯網、大數據的應用。這個大數據是哪來的呢?一類是文本大數據,另外一類是靠傳感體實時捕獲的。這個非常重要。剛才那個足球守門員,它就是看見你球從哪里來的,靠傳感器。
ChatGPT也是要接受你講的話,它來理解。所以實時傳感非常重要。這里面兩個核心技術非常重要,一個是智慧識別技術,第二個是傳感器的靈敏程度。傳感器就是一個器件。光、聲、熱、電磁。實際上不同波長的光都可以變成電。比如電磁波的波譜,這個就是紅外向,這個照片是誰?這個照片就是我,如果把燈全部關掉。用手機上面裝一個紅外探頭,就可以對外拍照了。現在你們看我是反射可見光。把燈光關掉,反射可見光就沒有了。但是我有紅外輻射出來,你用一個紅外攝像頭,就可以看得見了。當然這個紅外攝像頭不是很靈敏,靈敏的是光子型紅外探測器,這里面有個物理原理。
把這個紅外探測器,做好了紅外攝像機,放在飛機上,那就是對地航空遙感,放在衛星上,就是航天遙感。
剛剛倪會長說了,如果把紅外傳感器放在馬桶上,又是一種分析手段了。我們現在氣象報告非常準,就是因為有風云衛星。風云衛星,15張圖,每一張圖都是一個通道。現在我們風云衛星可以白天看云,晚上看云,所以氣象報告非常準。可以對于我們大氣做CT,XYZ溫度濕度都可以做出來。這個水平我們非常高的,這個技術比國際上還要再領先一點。因為他們這個衛星還沒有放,我們是2016年就放上去了。這個里面核心技術就是要把不同波段的傳感器都做出來。
你看蘋果,它可見光,用紅外攝像就可以看出來這個蘋果是壞的。紅外攝像,可以看出來這個報紙里面有一把刀。
對所有企業來說做到極致是最最重要的,比如技術做到極致,你的產品就有市場,做不到極致,就會被淘汰掉。第二個要根據新的需求的驅動。還有基礎研究的拓展。最后它是有用的,能夠有用的,你要想辦法拓展起來,這里面有很多的要求。這是我們新發展的規律。它的新材料、新結構、新功能。
傳感器有很多,剛才說的紅外傳感器,光電傳感器,許許多多傳感器。汽車里面有很多傳感器,手機里面有很多傳感器。各種各樣的傳感器。美國開過一個傳感器峰會,萬億傳感器覆蓋地球,現在他們星鏈,四萬顆衛星,還有很多的通訊設備,各種設備獲取各種信息。
有了傳感器,就要有大數據,得到了很多信息,醫療的各種大數據,這個就要分析了。現在我們有很多波,紅外電磁波,得到很多信息,這些信息可以分析,分析醫療的,分析地球的,我們這個里面有個非常重要的就是光譜分析。現在我們有指紋識別,還有人臉識別,還有一個光譜識別。光譜識別就是看不同的材料,不同的物質發出來的光譜是不一樣的。比如我看你衣服,我知道這個衣服里面有多少成分是毛,多少成分是棉,多少成分是滌綸,可以分析出來。當然先要做數據庫,這是數字工程師的事情。做了數據庫之后就可以分析了。比如這個水稻,畝產多少斤,先無人機飛一飛,采集光譜,然后進行分析。
月球車在月亮表面搜集信息,火星上也有這個,分析火星表面上有什么東西。比如馬桶上安裝光譜儀搜集臀部的光譜,可以得到很多人類的信息。這個也是可以做的。還有地震。這個要在地下埋傳感器,進行分析,當然這個也很難。地震前一定有異常信息的。
第三個技術。智慧城市兩個核心技術,三大信息技術,五大應用場景。最后通過互聯網物聯網,加上模型跟控制,最后得到數字。
現在數字技術有四個面向:一個是面向科技前沿,一個是面向產業發展,第三個面向智慧城市框架建設,四個面向生命健康。
第一是科技前沿,傳感器要靈敏,就像孫悟空一樣,一看就知道這個是妖怪還是什么,要非常靈敏,各個方面都能做。
第二是產業,發展傳感器和光電器件產業等。電磁波有很多很多的應用場景,比如無人駕駛、北斗分析。
第三個是智慧城市,包括智慧醫療、智慧政務、智慧交通、智慧社區等等。
第四個是生命健康,應用數字技術。我們這一次抗疫過程中間,發揮了很大作用,所有的測溫等等,信息的傳遞。現在我們的醫療設備都是成像,毛玻璃多少尺寸,樣子怎么樣。將來還要通過光譜來分析里面的特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