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深圳錨定高質量發展這一首要任務,全面發力。光明科學城致力打造成為全市高質量發展新動能,在加快構建現代化產業體系、服務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等方面動作頻頻。
3月28日,一場聚焦智能傳感器領域的產業和科技盛會在光明科學城舉行,再一次彰顯光明區推進高質量發展的切實行動。
當天下午,由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光明區政府、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主辦的“光明?全球傳感器發展大會”,在光明云谷國際會議中心舉行。這是繼2022年11月首屆中國傳感器與應用技術大會后,光明區舉辦的又一備受矚目的行業盛會。
中國傳感器與物聯網產業聯盟、德國傳感器與測量技術協會、德融寶、西門子、柯力傳感、和而泰、漢威科技、京東方、安培龍等多個行業組織和龍頭企業的負責人出席大會。
德國傳感器與測量技術協會主席Peter Krause
當天,一重大智能傳感器產業數字平臺官宣落戶光明。
本次大會以全球視野聚焦產業發展新格局、新動向,來自國際國內傳感器領域的200余名嘉賓齊聚一堂,分析行業趨勢,分享科技成果,探討合作路徑。光明區全面推介光明智能傳感器產業環境,誠邀智能傳感器領域的優質企業投資光明。
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
光明區委書記蔡穎在活動致辭中表示,光明是深圳最年輕的行政區、大灣區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先行啟動區,正在全力建設世界一流科學城和深圳北部中心,這里創新動能澎湃、品質生活可及、人文活力迸發,已經成為企業青睞、人才向往的發展熱土和幸福家園。
近年來,光明堅持產業立區、制造業強區,聚焦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集聚發展先鋒區”“核心技術重要策源地”,著力推進創新鏈、產業鏈、資金鏈、人才鏈深度融合,全力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
產業鏈
光明區擁有歐菲光、信泰光學等一批龍頭企業,以及紐迪瑞科技、美思先端電子等一批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布局建設了大灣區智能傳感新型產業社區,可供應高品質產業空間超200萬平方米。
創新鏈
光明正在打造異質異構硅基光子芯片工藝平臺、高端科研儀器研究中心等5個創新平臺,布局建設大灣區首條產能3000片的8英寸MEMS中試線,可為企業突破光電子芯片技術瓶頸提供關鍵支撐,加速成果產業化進程。
資金鏈
落地總規模150億元的光明科學城母基金、總規模50億元的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推出總規模100億元的光明科學城科技金融專項資金計劃,可有針對性地解決企業初創期、成長期和成熟期等階段的融資需求。
人才鏈
中山大學深圳校區、深圳理工大學以及引進落地的南方科技大學光明高等研究院,重點培養集成電路、智能工程、新材料等領域人才,可為產業發展提供智力支撐和源源不斷的創新源動力。
市區聯動,打造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
深圳市高度重視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搶抓機遇,大力推動產業集群建設,引導產業資源集聚,全面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邁向全球價值鏈高端。
光明區是深圳市智能傳感器產業布局的重點區域,承載著中試熟化與產業化示范的使命。目前,市級MEMS中試線、智能傳感器產業基金等重要產業資源已經明確落戶光明。
據悉,2022年11月,深圳市工業和信息化局與光明區政府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將共同推進包括智能傳感器在內的先進制造業重大項目在光明落地生根、開花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