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新聞網 記者 林秋穎 吳霞丹
作為粵港澳大灣區和廣深港澳科技創新走廊的重要節點,在智能傳感器的賽道上,光明區智能傳感器規上工業企業發展迅速,集聚了紐迪瑞科技、美思先端、諾安智能等一批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企業數量也以年均15.7%的速度增長。
位于招商局光明科技園的深圳市美思先端電子有限公司,創立于2015年,是一家國內領先的MEMS傳感器與精密光學設計制造高新技術企業。2021年,《“十四五”數字經濟發展規劃》發布,傳感器產業迎來了嶄新的發展機遇,美思先端也進入了快速發展的關鍵期。企業產業規模迅速擴大,目前在光明招商局科技園的辦公區域和廠房共7000平方米,擁有先進生產設備近200套。公司團隊共150人,其中博碩本研發團隊50人。
企業僅僅成立8年,就取得了一系列的科技創新成果。2018年獲得了“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2021年入選了“國家重點集成電路設計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2022年通過了“廣東省基于MEMS的紅外智能傳感器工程技術研究中心”認定,同年搭建了“MEMS傳感器CNAS實驗室”。
智能紅外多維感知,是溫度和氣體測量億萬級市場需求的技術核心,該技術同時具備高精度、高可靠、長壽命、免維護、小尺寸、低成本等優勢能力。因此,美思先端在成立初期,就確定了聚焦紅外智能感知技術,并作為行業內唯一突破全鏈條關鍵環節技術難點的企業,堅持采取自主IDM模式,構建了完整的MEMS傳感器設計、研發、工藝和生產體系。
“目前,美思先端聚焦紅外測溫和紅外測氣兩大方向。”美思先端副總經理譚潔介紹,在紅外測溫方面,我們擁有業界完善的底層共性技術配套體系:芯片設計+光學配套+智能感知算法,并率先打破國外壟斷,完成了國內唯一的熱電堆陣列高端智能傳感器的研發設計,同時兼具高性能與低成本的特點。這一產品的面世將解決精確溫度場分布測量技術低成本和小型化的難題,“我們計劃用3年時間,做到全球市場占有率50%以上。”譚潔信心滿滿地說道。
在紅外測氣方面,美思先端擁有紅外氣體傳感器核心探測器產業化的能力,全系列各模塊核心技術指標均達到國內領先。
“有為政府、有力政策”是實體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美思先端自成立之初,就扎根光明。成長壯大期間,企業也獲得了光明區惠企政策的有力扶持。2023年3月,光明區印發《深圳市光明區關于支持智能傳感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措施》,與《深圳市關于推動智能傳感器產業加快發展的若干措施》形成市區聯動、錯位互補的政策體系,有力支持智能傳感器產業的聚集發展;正在建設中的MEMS中試線,也將為我市智能傳感器企業提供中試驗證服務平臺,提高企業研發設計創新效率,增強企業創新能力;同期舉辦的“光明·全球傳感器發展大會”匯集國際國內傳感器領域頂級專家、產業界領袖、龍頭企業等250多名嘉賓,分析行業趨勢,分享科技成果,探討合作路徑,助力光明區打造智能傳感器創新高地和產業化示范聚集區。
譚潔表示,光明區堅持每月提供校企對接、招工引才對接、勞務輸出地招聘等一系列服務,為企業解決用工難問題,并提供“送培訓進企業”等一系列公益培訓。光明區定期舉辦的鏈接光明產業鏈對接活動,幫助轄區企業找市場、找資金、找空間,有效促進產業鏈上下游協同發展。光明區還為企業提供“集約式”和“一對一”的幫辦服務,開通辦理綠色通道,促進“多件事”“一次辦成”。節省了企業對接的時間和精力,讓企業能夠更好聚焦于研發生產工作。
談及企業未來發展規劃,譚潔表示,美思先端將繼續深挖MEMS傳感器核心技術,保持自己底層創新、全鏈可控的創業初心,在家電、汽車、工業、儀表、新能源等領域,實現技術的產品化與市場化,為中國傳感器行業的高質量發展貢獻一份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