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文丨余暉
4月1日上午,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揭牌。
重慶市委書記袁家軍會見了中國機械工業集團黨委書記、董事長張曉侖等嘉賓并為企業揭牌。
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是國機集團攜手重慶,整合行業資源打造的儀器儀表行業“國家隊”。
為何要重視儀器儀表產業?
儀器儀表是推動新型工業化、發展新質生產力的重要依托。
儀器儀表是工業生產以及自動控制中的重要工具及設備,主要用于檢測、測量、觀察、計算各種物理量、物質成分、物性參數,是“工業五基”(基礎零部件與元器件、基礎材料、基礎軟件、先進基礎工藝、產業技術基礎)的核心組成部分。
近年來,我國儀器儀表產業發展迅速,規模不斷擴大,2023年實現營收超1萬億元,正式進入萬億元時代。如今,隨著人工智能、量子信息等新興技術的發展,也為高端儀器帶來新的動力。
但同時,與國際先進水平相比,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還有不小差距,比如,產業整體水平仍處于中低端,基礎研究薄弱,關鍵核心技術匱乏,產品可靠性和穩定性不足,高端儀器儀表和核心零部件長期依賴進口。
中國科學院自動化研究所多模態人工智能系統全國重點實驗室研究員趙曉光曾表示,長期以來,全球TOP20儀器企業排行榜被美國、日本、瑞士、德國及英國企業包攬。“當下,以美國為首的發達國家對我國高技術產品出口和技術輸出持續收緊,使得高端儀器自主可控成為我國儀器儀表產業面臨的最直接挑戰。”
發展儀器儀表產業也寫入了中央重要文件。《中共中央關于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決定》提到,抓緊打造自主可控的產業鏈供應鏈,健全強化包括“儀器儀表”在內的重點產業鏈發展體制機制,全鏈條推進技術攻關、成果應用。
為什么這一“國家隊”要落地重慶?
第一,有基礎。上世紀50年代以來,全國形成上海、西安和重慶三大產業基地,生產各類儀器儀表。作為國家布局的三大儀器儀表基地之一,重慶擁有工業自動化儀表產業領先企業,產品覆蓋工業場景廣,品種規格全。
第二,政策支持。2023年,重慶印發《重慶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傳感器及儀器儀表規上企業產值達到500億元,年均產值增速達到6%,規上企業數量倍增至10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達2—3家。
中國機械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國機集團”)是中央直接管理的國有重要骨干企業,聚焦先進裝備制造、產業基礎研制與服務、工程承包與供應鏈三大主業,連續多年位居中國機械工業百強企業首位。
打造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有限公司,是國機集團謀求在高端儀器儀表關鍵核心技術領域實現新突破的重要舉措。
2025年1月,國機集團與重慶市政府簽署深化合作協議,明確以“研發+制造+應用”全鏈條模式發展儀器儀表產業。
政知君了解到,新成立的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短期將攻關工業自動化儀表、傳感器元器件及關鍵材料領域,大力推進國產儀器儀表進入高端儀器儀表市場。中長期將逐步向科學儀器領域延伸布局,構建完善產業鏈,并以數字化、智能化賦能新型工業化建設。
未來,中國機械工業儀器儀表集團將承擔推動行業升級、保障產業鏈安全、打造世界一流企業三大重點任務。
深度融合創新鏈和產業鏈,打通成果轉化瓶頸,研發生產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產品,實現國產儀器儀表的技術升級。
聚焦重點領域高端儀器儀表關鍵共性技術協同攻關,提高“原創”技術能力,保障儀器儀表產業鏈安全。
努力打造我國儀器儀表領域科技創新及資源整合能力最強,產品門類及產業鏈最齊備,系統集成與應用場景服務能力最全面的世界一流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