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電力科學研究院新能源研究中心(以下簡稱“中國電科院新能源中心”)聯合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在寧夏回族自治區海原縣第六十六光伏電站,順利完成光伏發電寬頻阻抗現場實測。這是國內首次對光伏逆變器完成全工況掃頻實測試驗,表明我國在探索和解決新能源并網寬頻振蕩等方面取得新的突破。
據了解,電力系統受擾后會產生幾赫茲到幾千赫茲的振蕩,造成系統功率傳輸不穩,威脅電網安全穩定運行。隨著國內新能源發電裝機規模的快速發展,新能源基地寬頻振蕩風險日益增大。阻抗特性分析是新能源寬頻振蕩問題分析與策略驗證的有效手段。此次現場實測的組串式光伏逆變器具有單機容量小、同一發電單元內多機耦合強等特點,給阻抗特性實測提出更大挑戰。
據介紹,6月5日,寧夏海源縣330千伏變電站出現69赫茲超同步振蕩。該變電站接有3個風電場、5個光伏電站,新能源總裝機容量1220兆瓦。在振蕩發生后,中國電科院新能源中心依托可再生能源并網全國重點實驗室,通過仿真分析,復現了現場震蕩現象,精準定位振蕩風險源,并提出采用逆變器多參數協調優化的阻抗重塑振蕩抑制方法。
8月24日,在寧夏中衛第六十六光伏電站,中國電科院新能源中心利用新能源發電寬頻阻抗測量裝置,對振蕩抑制策略改造前后光伏逆變器阻抗特性進行了寬頻帶(2—1000赫茲)、全工況(大功率、中功率、小功率)掃頻實測試驗,證實現場光伏逆變器震蕩抑制策略優化成功。
國網寧夏電力有限公司稱,此次現場實證試驗的成功,進一步驗證了阻抗特性分析及阻抗重塑技術在解決實際工程振蕩問題的有效性,是探索和解決新能源并網寬頻振蕩問題的又一里程碑事件。試驗為寬頻振蕩問題的分析和解決提供新思路、新方法、新裝備,為解決沙戈荒、深遠海等大規模新能源基地寬頻振蕩問題,提升新能源基地并網穩定性及送出能力提供了技術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