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日報社/觀海新聞9月15日訊 15日上午,青島市科技園區成果轉化校企對接沙龍系列活動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專場在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舉行。來自青島市科學技術局、青島市高新技術產業促進中心、嶗山區科技局等單位的負責同志以及我市精密儀器儀表領域企業、協會和高校院所專家代表參加本次活動。
本次沙龍以“聚焦突破,牽橋引線,成果轉化,落地產業”為主題,旨在進一步促進科技成果轉化,推動作為我市十大新興產業之一的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快速發展,為我市的科技創新和經濟發展貢獻更多力量?;顒友堉袊娮涌萍技瘓F公司測試儀器首席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增選有效候選人年夫順作開場致詞,原青島儀器儀表總廠廠長秦永生分享早年搞技術研發、搞成果轉化的歷程與經驗。
活動中,青島儀器儀表協會發布了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十大“卡脖子”難題;產業園區聘任了3位成果轉化專家顧問,發布了“1+1+1”成果轉化平臺,推介了儀器儀表產業基金及科技金融產品。同時,為進一步增強校企合作交流,加強需求對接,海泰新光、耐德生物、中電科思儀等企業作研發需求路演,青島大學、中國船舶集團710研究所等高校院所作技術攻關成果路演。6家企業以及高校院所在活動中達成合作意向并簽署成果轉化項目合作協議。
科學儀器的自主可控和國產化是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抓手,是國家高新技術發展水平的重要標志。隨著全球科技競爭愈演愈烈,科學儀器產業作為國家科技發展的基石越來越受重視。在青島,精密儀器儀表產業已被列為重點發展的24條產業鏈之一。市科技局高度重視并積極布局,在我市高新區“一區十六園”范圍內打造了4個精密儀器儀表領域專業化科技園區,分別為青島創盛儀器儀表產業園、青島市工業技術研究院、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中電科高端智能儀器產業園,推動青島市儀器儀表產業健康發展。
在此基礎上,市科技局多措并舉,進一步打造我市科創高地,建設和發展好4個儀器儀表領域科技園區。
爭取北方首個“十四五”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部市聯動項目,落地科技部首個成果轉化示范基地。2022年7月,市科技局與科技部基礎司、高新司、中國21世紀議程管理中心簽署合作協議,獲批3個項目,總支持經費約4500萬元。今年8月,科技部重點研發專項部市聯動項目啟動會在青島召開,部市聯動項目成果轉化示范基地正式掛牌,擬進一步支持項目8個。此次部市聯動,是落實國家科學儀器自主可控和國產化的重要舉措,是國家科技計劃項目分類管理改革的重要探索,是緊扣青島加快科學儀器產業發展需求,推動更多青島科研單位牽頭承擔國家重大戰略任務,推動科學儀器專業園高質量發展的有效嘗試。
支持園區主導產業發展,出臺園區培育計劃。為加速實現園區產業高質量發展,促進園區產業規?;㈡湕l化、集群化發展,市科技局設立園區培育資金,指導每個科技園區聚焦1-2個主導產業,每個主導產業聚焦1-2個頭部企業,重點面向高企、擬上市高企的培育給予項目支持。對于入選項目,最高可給予500萬元無償支持,支持企業關鍵技術攻關及產業化、科技創新平臺建設。截至目前,我市已連續2年支持52個項目,總計支持金額8220萬元。
助力關鍵技術攻關,出臺“揭榜掛帥”政策。為建立青島市科技園區科技成果產業化轉移機制,市科技局在青島高新區“一區多園”等科技園區范圍內建立企業技術需求揭榜攻關快速響應機制,推動高校、科研院所科技成果向產業轉化。揭榜掛帥重點關注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攻關需求,按照“企業出題、政府搭臺、高校院所解題”的思路,著力打通高校院所科技成果向企業轉化通道,建立隨發隨評、快速響應、當年獎補機制,項目支持資金最高不超過50萬元,已預留財政資金2000萬元。
本次活動標志著我市科技園區成果轉化校企對接沙龍系列活動正式啟動。下一步,市科技局將緊密圍繞市委、市政府關于“搭建校企橋梁、促進成果轉化”的部署安排,在生物醫藥、人工智能、先進智造、新能源新材料等領域,持續開展科技成果轉化校企對接活動,搭建起企業和高校院所連接的橋梁,發展和利用好科技園區,暢通科技成果轉化渠道,打造科創高地。(青島日報/觀海新聞記者 耿婷婷 文/圖 通訊員 薛笑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