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展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是我市建設“33618”現代制造業集群體系的重要環節,也是推動制造邁向智造的關鍵一步。日前,市經信委印發《重慶市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高質量發展行動計劃(2023—2027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提出到2027年,計劃推動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規上企業實現500億元產值規模,形成年均產值增速6%。
(重慶川儀自動化股份有限公司流量儀表生產車間,機器人正在焊接傳感器。 張錦輝 攝,來源:重慶市經濟信息委)
“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在我市有良好的發展基礎,‘重慶造’產品門類覆蓋了12大類、42小類,超過6000種品類、2萬種規格。”市經信委負責人介紹,包括四聯集團等多家渝企,在全國同行業中都是“佼佼者”。
為此《行動計劃》提出,五年內推動該產業規上企業數量增至10家,累計培育專精特新企業2—3家;規上企業研發投入強度超過3%、高端研發創新人才占比達到50%,突破行業關鍵核心技術20項以上,開發高技術高附加值產品30款以上等等。
為實現上述目標,《行動計劃》提出“打造儀器儀表核心產品、推動傳感器高端化發展、補齊配套環節短板、加強核心技術創新、引育優質市場主體、深化區域協同發展、強化服務平臺支撐”7項任務。其中,在打造儀器儀表核心產品方面,我市將提檔升級測量儀器儀表產品,支持運用超聲波、物聯網等新技術推動公用能源計量設備智能化、高端化,培育科學儀器儀表特色化品牌,提升核能儀器儀表國產替代率等。
在推動傳感器高端化發展、補齊配套環節短板等方面,我市將推動建設螢石智能制造基地、科技園三期等項目,帶動高新儀器儀表基地、智能調節閥、智能流量儀表等項目建設。
另外我市還將加大基礎材料科研投入,依托龍頭企業和科研院所加大產業研發,引育一批優質市場主體,并深化與兄弟省市區域協同發展,支持兩江新區、西部科學城重慶高新區等重點區域建設傳感器及儀器儀表產業集群公共服務綜合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