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型科學儀器設施是人類促進科技創新、拓展認知疆域的重要工具,更是推進我國科技走向高水平發展的不可或缺的要素。”
2024上海人代會上,市人大常委會委員、華東師大發展規劃部部長兼重點建設辦公室主任段純剛對晨報記者說。“然而,我國高端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很大程度上依賴進口,成為懸在實現高水平科技創新自立自強頭頂的一柄利劍。”
因此,他建議:“必須提升高端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可持續運行能力,提高自主維修維護及再制造能力,加強科研儀器維修維護體系建設,為相應的國產設備替代性研發爭取寶貴的戰略發展期。”
“要讓人才覺得有干勁、有奔頭”
在上海這座中國科技創新的領軍城市,段純剛看到了曙光。
“上海的高校院所、國內儀器廠商、第三方維修維護企業林立,科技活動極為活躍,培育了一大批青年人才和創新團隊。由此可見,上海市已經具備從事高端大型科學儀器設施維修維護及再制造的人才基礎和技術儲備,是領銜發展高端大型科學儀器設施可持續運行的最佳城市選擇。”
段純剛深知,高端大型科學儀器設施(以下簡稱“大儀”)的維修維護與中小型科學儀器不同,要求相應的技術團隊應掌握來自各領域最前沿的理論知識儲備、具備多學科交叉融合的學術背景以及豐富的工作實踐經驗。同時也需要來自多領域的交叉合作。
他發現,當前人才評價體系不利于高端大儀維修維護及再制造,高端大儀維修維護及再制造也面臨一些問題,如:管理制度亟待完善,缺乏穩定長期的資金支持,供需對接機制亟待建立。
因此,他建議,對高端大儀維修維護及再制造做出政策傾斜。“高端大儀維修維護及再制造應納入科技成果評價機制,并在高校院所內開展落實,與職稱評定和人才評比掛鉤”,他坦言,此舉是為了激發相關人員的積極性,讓他們覺得有干勁、有奔頭,從源頭上培養一批研究隊伍,也讓高端大儀維修維護及再制造、國產高端大儀自主研發的傳承成為可能。
設立專項基金進行扶持,段純剛認為也很重要。“有關部門應有針對性地選拔一批有潛力,有價值的維修維護及再制造項目,在資金和政策上予以特殊扶持,吸引更多人才投身這一領域。”
建議成立維修維護基地,建設共享服務平臺
他還認為,對達服務年限且無修復價值的大儀,及時轉變用途、修舊利舊,最大程度激發資產效能。建議制定頒布市級層面的報廢處置管理辦法,并依托上海市研發公共服務平臺管理中心,建立公物倉,將低效、閑置的高端裝備零配件等統一納入,集中管理。
段純剛建議,在上海市大儀維修維護具有較好基礎的高校院所、第三方維修維護企業、國產儀器廠商設立一定數目的科研儀器維修維護基地,給予政策和經費支持,推動三方戰略合作,擴大高校院所儀器維修維護隊伍和第三方維修維護企業的影響力和服務能力。
同時,建議上海建設維修維護共享服務平臺,包括建立高端大儀技術資料庫,建立完備的器件信息數據庫。提供供需雙方對接平臺,高校院所和檢測機構在平臺發布維修維護需求,維修企業在平臺“接單”。建立完整的監督管理運行機制,保障維修維護工作規范展開。
來源:周到上海 作者:何雅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