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匯點訊“我今年帶來2個新提案,都是圍繞創新的。”1月21日下午,江蘇省政協委員、民進蘇州市委會專職副主委於亞萍在報到現場向記者談起了她的提案。她表示,科研儀器設備是科學研究和科技創新的基礎,江蘇在鼓勵、支持科技創新上出臺各類政策,實施各類項目,財政資金引導購買科研儀器設備,有力支撐了各類創新科研項目的實施。
但科研儀器設備的使用效能上還存在一些問題。於亞萍進一步解釋,例如科研儀器設備配置缺乏整體規劃統籌、設備開放共享效果還不理想等現狀,制約了科研設備的使用效能,降低了財政資金的使用效果,也一定程度上制約了科技創新的整體水平。
對此,她建議,在全面了解全省現有科研儀器設備情況的基礎上,制訂未來3—5年科研儀器設備購置和開放共享整體規劃,查漏補缺,提升全省科研儀器設備配置和開放共享使用整體水平,從而有效支撐科技創新。
除此之外,應加大力度引導科研儀器設備的開放共享。針對目前“不愿開放”“開放使用實驗結果不穩定”“供需對接信息不對稱”等問題,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和精準度。同時,進一步完善開放共享平臺以及相應工作機制,特別是讓廣大中小企業能夠便利地獲得科研資源,形成虛擬的、松散的創新聯合體,提高全社會科研創新水平。
於亞萍的第二個提案是關于“深化中小學STEM教育”的建議。STEM教育作為落實科學教育“加法”的重要載體,對于培養科技創新后備人才、提升青少年科技素養具有重要意義。STEM教育不是幾個單獨學科的疊加,而是多個學科的融合,旨在培養具有科學創新(Science)、技術創造(Technology)、工程實踐(Engineering)、高階認知與思維及邏輯能力(Mathematics)時代新人。
江蘇高度重視STEM教育,早在2015年江蘇省科學技術協會和江蘇省教育廳專門下發《關于開展科學、技術、工程、數學教育項目試點工作的通知》,在全省推進STEM教育項目,設立了國家級、省級、市級各類試點學校,搭建了STEM教育云中心,開展了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中學生科技創新后備人才培養計劃等各類項目,有效地推進了全省STEM教育落地實施,形成了特色鮮明的江蘇經驗。
針對STEM教育中存在的不足,於亞萍也提出要加大研究和宣傳引導,加強教師創新教育能力的培養,加大試點學校建設,強化信息化建設水平等建議。“今年,全國STEM教育發展大會將在蘇州召開,我也希望借此機會,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STEM教育及研究,讓更多的孩子因此受益,為江蘇培養更多的科技創新型人才。”
新華日報·交匯點記者 焦賢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