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市優必選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展廳內,熊貓機器人從冰柜中取出一聽可樂(2024年2月29日攝)。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智能制造將成為人形機器人大規模應用的領域,機器人的應用將有望把人從重復性的勞動中解脫出來。”優必選首席品牌官譚旻說。
人形機器人是近期廣東布局未來智能裝備產業的典型領域之一。2月29日,廣東省工信廳聯合廣東省科技廳等部門舉行五大未來產業新聞發布會,廣東省工信廳副廳長吳東文表示,到2030年,未來電子信息、未來智能裝備、未來生命健康、未來材料、未來綠色低碳五大產業集群將成為廣東新的經濟增長點。
俯瞰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無人機照片,2023年8月23日攝)。新華社記者 梁旭 攝
深港之間的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內,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的工廠里,機器人工作站排成整齊的方陣。在玻璃圍成的工作臺上,機械臂熟練地操作試劑和粉末的稱量、取樣,準確地完成一步步化學合成反應,實現了端到端的智能化自動化。
晶泰科技首席執行官馬健說,通過將人工智能、計算機輔助藥物研發方法與云計算有效結合完成藥物設計,用自動化機器人替代傳統人工進行實驗操作,可讓人工智能輔助藥物研發方法的效率、精確度和適用性更上一層樓。
這是河套深港科技創新合作區深圳園區內深圳晶泰科技有限公司研發的機器人工作站(2024年3月1日攝)。新華社記者 洪澤華 攝
近年來,廣東堅持實體經濟為本、制造業當家,聚焦新基建、新平臺、新產業、新環境全面發力,推動科技和產業融合發展。
“廣東省充分發揮豐富應用場景優勢,推動重點領域創新開放場景,為技術找場景。同時面向公眾推介應用場景機會,為場景找技術,推動一批新技術進行實驗驗證、實現商業落地。”廣東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郭躍華說。
資金鏈:引金融活水 助科創企業
最近,深圳天使母基金總經理李新建的日程表排得很滿。奔波于各大會場、企業,忙著會見政府、企業代表。他和團隊正積極尋找下一個“獨角獸”企業,為有潛力的企業提供資金支持。
深圳天使母基金于2018年由深圳市政府投資發起設立,規模達100億元,專注于投資戰略性新興產業和未來產業,為初創企業提供資金支持和全方位增值服務。
“投早投小是深圳天使母基金的特點。目前母基金已經接洽國內外超600家投資機構,有效決策子基金84只。子基金交割項目中估值超1億美元的項目161個,估值超10億美元的‘獨角獸’企業6個,覆蓋深圳全部20個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和8個未來產業。”李新建說。
金融是科技創新的活水。近兩年來,廣東強化科技金融工作頂層設計,全面完善制度體系建設,科技金融服務體系不斷完善。據中國證券投資基金業協會統計數據,截至2023年底,廣東省私募股權、創業投資基金管理人數量2600余家、管理基金數約1.2萬只,居全國第一。
廣東還通過多措并舉推動科技型企業與多層次資本市場對接,指導地市開展上市后備科技型企業梯度培育工作。以廣州市為例,廣州構建了硬科技企業、“獨角獸”企業、擬上市企業梯次榜單和人工智能榜單。
入選廣州市硬科技企業榜單的云舟生物科技(廣州)股份有限公司瞄準生物化學與分子生物學過程中的基因遞送環節,創新性地推出基因載體智能設計和智慧生產載體平臺,實現從設計到生產的基因遞送全產業鏈覆蓋。
“我們把大數據、智慧糾錯算法和智慧工業結合起來,為全球科研機構和各大藥企提供高效、精準、高性價比的研發素材和研發生產外包服務。”云舟生物董事、執行總裁黃銳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