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2日晚間,廣東省人民政府辦公廳印發《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總體目標方面,《行動方案》提及:
到2026年,低空經濟規模超過3000億元,基本形成廣州、深圳、珠海三核聯動、多點支撐、成片發展的低空經濟產業格局,培育一批龍頭企業和專精特新企業。
布局一批省級創新平臺,爭創國家級創新平臺1—2家。攻克一批低空領域關鍵卡脖子技術,基本實現低空產業鏈自主可控。
全省通用飛機飛行達到15萬小時,無人機飛行達到350萬小時。在城市空中交通、低空物流、全空間無人體系等試點示范取得積極進展。
其中,鼓勵利用直升機、eVTOL等低空飛行器探索拓展空中通勤、商務出行、空中擺渡、聯程接駁、跨境飛行等低空新業態。探索開辟粵瓊低空航線。
關于《廣東省推動低空經濟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2024—2026年)》對儀器儀表行業的具體影響,可以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詳細分析:
技術創新需求:低空經濟的發展對航空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包括無人駕駛技術、導航精度、飛行穩定性等。這些需求將推動儀器儀表行業在傳感器技術、控制算法、數據融合等方面的創新。例如,高精度GPS、慣性測量單元(IMU)、雷達和光電傳感器等在無人機和低空飛行器中的應用將更加廣泛。
產業鏈整合:低空經濟的發展將促進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的整合,從零部件生產到系統集成,再到最終應用,儀器儀表企業將在這一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例如,飛行控制系統的研發和生產將需要導航、通信、傳感器等多種技術的集成,這為儀器儀表企業提供了新的業務機會。
基礎設施建設:低空經濟的發展離不開地面基礎設施的支持,如通用機場、起降場、維修中心等。這些基礎設施的建設和運營需要大量的儀器儀表設備,包括安全檢測設備、環境監測設備、通信導航設備等,為儀器儀表行業創造了新的市場空間。
低空智聯網構建:低空智聯網是低空經濟的重要組成部分,它涉及到通信、導航、監視等多個方面。儀器儀表行業在這一領域的發展機會包括但不限于低空通信設備的研發、導航系統的優化、以及空中交通管理技術的創新。
應用場景拓展:隨著低空經濟的發展,新的應用場景將不斷出現,如城市空中交通、物流配送、環境監測等。這些應用場景的發展將帶動對儀器儀表設備的需求增長,尤其是在無人機和低空飛行器領域。
政策和標準制定:低空經濟的發展還需要相應的政策和標準支持。儀器儀表行業可以參與到相關政策和標準的制定中,確保行業發展的規范性和可持續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