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創板日報》8月9日訊(記者 郭輝)近兩年在半導體項目投資并購方面十分活躍的納芯微,今日(8月9日)公告放棄此前高調宣布的一起并購計劃。
納芯微今日(8月9日)盤后發布公告稱,正式終止對昆騰微的收購。據其去年7月發布的收購計劃,該公司擬向昆騰微30名股東以現金方式收購其合計持有的67.60%股份。
關于收購終止原因,納芯微表示,鑒于商洽過程中外部市場環境變化等原因,交易各方仍未能就本次收購事項達成最終共識,無法簽署正式收購協議。
標的公司昆騰微曾在2020年、2022年分別沖刺在科創板和創業板IPO。深交所網站顯示,昆騰微在2023年8月撤回在創業板的首發上市申請。
招股書顯示,昆騰微主要產品為音頻SoC芯片和信號鏈芯片。截至2022年末,該公司資產總額為3.30億元。2022年,其營收為3.05億元,同期歸母凈利潤為6512.89萬元。
據去年7月的收購意向協議顯示,昆騰微的整體估值僅為15億元。彼時,有產業投資者人士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這一數字實際低于行業對昆騰微項目的預期估值,一定程度上或也表明,近年投資方和項目方都在回歸理性。
納芯微證券部工作人員今日(8月9日)向《科創板日報》記者表示,昆騰微今年的最新估值較去年并沒有大的變化。盡管當前市場政策風向鼓勵上市公司進行產業整合并購,但具體到一個項目最終能否達成收購,該公司人士表示,還要看雙方能不能談攏,尤其是要看標的的意愿。
今年6月證監會發布的“科創板八條”顯示,將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開展產業鏈上下游的并購整合;支持科創板上市公司聚焦做優做強主業開展吸收合并。國務院辦公廳印發的《促進創業投資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政策措施》,也將支持符合條件的上市公司通過發行股票或可轉債募集資金并購科技型企業;研究完善并購貸款適用范圍、期限、出資比例等政策規定,擴大科技創新領域并購貸款投放。
納芯微一直在產業并購和對外投資方面動作頻繁。除收購模擬芯片商昆騰微,納芯微還在“科創板八條”發布后宣布以7.93億元現金收購麥歌恩合計79.31%的股份。
不僅如此,2023年,納芯微子公司蘇州納星與元禾、華業、蘇州聚源、小米等業內知名投資機構成立合作基金,圍繞集成電路、半導體及其上下游產業相關領域投資了70余個項目。納芯微2023年還曾與禾邁股份一同聯手,向一家碳化硅器件商中瑞宏芯進行了近億元人民幣規模的產業投資。
納芯微董事長王升楊在今年6月的業績會上表示,今年該公司將繼續通過對外投資布局,尋找優質并購標的,期待在行業下行的窗口期內,通過行業資源的有效整合,快速實現產品品類和市場方向的拓展。
值得關注的是,今年7月在《科創板日報》記者參加的一場半導體行業投資并購主題論壇中,納芯微董事、董事會秘書姜超尚還就公司的并購工作經驗心得,進行了交流分享。
彼時,姜超尚感慨道:“并購其實挺難的。”
首先找標的很難。“無論國內還是海外的標的,受限于監管環境等各方面的因素,找到好的且適合公司發展的標的公司就很難。”其次,“當你找到好的標的,對方愿意買給你也難。”
姜超尚表示,能夠順利完成交易,做一個好的交易方案并不容易。“現在許多半導體公司的估值并不便宜,已不是遍地撿黃金的時候。因此大家各自有各自的商業邏輯,如何能夠談成估值、達成主要的核心條款,需要很多時間去磨、很多條件交換,需要雙方往某個方向做妥協。”
“并購完成后的團隊整合更難。”姜超尚表示,整合不是一個團隊的事情,可能是需要全公司未來持續在某一段時間內合力完成的工作,涉及到各個部門配合,很可能收購方跟標的公司的系統都不一樣,技術軟件無法對接,實現端到端業務的成功會很困難。
“納芯微在并購工作方面,也剛剛出發,還在路上,在認真學習,希望可以積累一些經驗”。姜超尚如是稱。
(科創板日報記者 郭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