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江蘇省工信廳印發了江蘇省儀器儀表產業高質量發展行動方案。
方案提出了主要目標:
到2025年,全省儀器儀表產業規模達3000億元左右,產業基礎能力進一步夯實,自主創新能力進一步提升,培育10家省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新增10家以上專精特新企業、新增10個左右儀器儀表領域首臺(套)重大裝備,深化儀器儀表在新能源汽車、航空航天、高技術船舶與海工裝備、高端裝備、半導體、新材料、高端紡織、生物醫藥等“1650”產業體系的應用,形成具有較強競爭力的儀器儀表產業體系、創新體系和應用體系,成為全國儀器儀表產業創新和集聚發展高地。
到2030年,全省儀器儀表產業發展邁上新臺階,產品精度、效率、智能化水平持續提升,部分標志性產品達到國際先進水平,關鍵領域高端儀器儀表“卡脖子”問題得到有效緩解,產業創新能力和綜合競爭實力明顯增強。
在重點任務方面,方案提出,推進智改數轉網聯。通過5G、人工智能、大數據、物聯網、云計算等新技術融合應用,推動研發、設計、生產、驗證等各環節的數字化轉型,完善工藝技術,提高儀器儀表產品質量穩定性和批量生產能力,通過數據驅動制造,打造一批儀器儀表領域智能制造車間、智能制造工廠和 “智改數轉網聯”標桿企業。面向重點領域制造過程關鍵環節檢測需求,促進工業儀器儀表設備與制造裝備互聯互通,提高儀器儀表感知、分析、決策能力和水平。
此外,梯度培育優質企業。鼓勵骨干企業和產業鏈上下游企業、研發機構等開展戰略合作、兼并重組,提升技術水平和產業規模,加快培育一批具有國際競爭力的“鏈主”企業和骨干企業。加強精準服務、示范引領和政策支持,引導特色明顯、創新能力強的中小企業專注細分產品市場的拓展、產品質量的提升和名優品牌的培育,推動儀器儀表中小企業向“專精特新”發展,培育一批儀器儀表領域專精特新中小企業和“小巨人”企業,搶占儀器儀表產業發展制高點。推動在蘇研發創新平臺與國內外知名高科技企業、科研機構合作,在儀器儀表等領域,孵化和培育一批本土科技型中小企業。
在保障措施方面,加大政策支持。積極爭取國家有關政策資金支持,用足用好制造強省建設專項資金,組織實施協同創新攻關項目和首臺(套)重大裝備示范應用項目,支持儀器儀表企業開展技術創新、研發攻關、示范應用、平臺建設、智改數轉網聯等工作。支持金融機構為儀器儀表企業提供個性化信貸和融資服務。發揮省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基金的引導帶動作用,引導社會資本參與儀器儀表行業投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