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3日,2024年歲末之際,越疆科技登陸港股,成為“中國協作機器人第一股”。
一年前,深圳的另一家機器人企業優必選,在2023年的最后一個工作日,登陸港股,締造“中國人形機器人第一股”。
這一年,在大模型和具身智能等概念的帶動下,人形機器人進入奇點時刻。一方面,全球人形機器人產業蓬勃發展、碩果累累,在工業、醫療、教育等領域展示出應用潛能。
另一方面,從優必選到越疆科技,深圳作為人形機器人產業的增長新中心,在技術突破與創新中迎來機遇,賦能新質生產力,成為全國人形機器人產業的風向標。
Walker S Lite成為極氪5G智慧工廠第一位人形機器人“員工”。(受訪企業供圖)
實用性越來越高
2024年,人形機器人的軟硬件不斷更新迭代,“實用性”成為更高追求。
今年年初,機器人CL-1“大顯身手”的視頻走紅后,逐際動力進行了新的突破,推出了“升級版”全尺寸人形機器人CL-2,新增腰部自由度,能夠更好地調整重心、運動姿態更協調,提升全身的平衡能力。而靈活的關節和強大的平衡系統,可以讓機器人在復雜環境中保持穩定。逐際動力首席運營官張力介紹:“別說爬樓梯、跑步,裝配了靈巧手的CL-2已經能夠連續大負載搬運,踹不倒,具備極高穩定性。”
CL-1小跑進入模擬倉庫,在貨架前平緩減速。
星塵智能展出的新一代AI機器人助理Astribot S1,擁有“強大的大腦”,吹拉彈唱、琴棋書畫不在話下。定位為助理的Astribot S1不僅多才多藝,還能通過學習持續進化,不斷提升智能化能力。
智平方的全新通用智能機器人Alpha Bot 1S,由智平方自研的通用具身智能系統AI2R Brain驅動,能在高度靈活、柔性、多樣的場景中精準感知世界,不管是搬運物料,還是制作咖啡,都可以快速從工業場景自由切換到生活場景,高效完成任務。
CL-2、Astribot S1、Alpha Bot 1S有一個共同的“戶籍”,均來自深圳。從數年前的走路、爬樓梯、耍太極,到今年的物料搬運、咖啡制作等場景的增加,一個明顯的變化是,深圳人形機器人的數量正在增加,實用性也不斷提高,業界正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朝著“進入千家萬戶”的愿景前進。
商業化場景越來越普遍
2024年,人形機器人越來越商業化,“打工”成為貫穿產業全年度進度關鍵詞。
12月7日,極氪智慧工廠迎來了第40萬輛汽車下線,正在極氪智慧工廠實訓的優必選工業人形機器人Walker S1參與和見證了這一歷史時刻。Walker S1化身極氪智慧工廠的“質檢員”,親自上車體驗了極氪MIX的歡聚對坐、靈動中島、智能語音助理Eva等最新智能黑科技。這一夢幻互動,展現的是人形機器人與智能汽車深度融合的美好未來。
喜提新“員工”的還有比亞迪。11月,在“新能源汽車世界冠軍”比亞迪汽車長沙工業園,Walker S1與無人車協同作業,實現從分揀、搬運到配送的室內外一體化的全自動流程,打通了物流最后10米,實現了真無人物流。
優必選創始人周劍介紹,優必選是全球唯一一家與多家車企宣布合作的人形機器人公司,Walker S系列也已成為全球進入最多車廠實訓的人形機器人。在工業場景,優必選已經相繼與東風柳汽、吉利汽車、一汽-大眾青島分公司、奧迪一汽等汽車企業,以及3C企業富士康、物流企業順豐等達成合作,共同推動人形機器人的商業化應用。
這頭Walker S1在分揀、搬運,遠在萬里之外的特斯拉人形機器人“擎天柱”,也同步開啟了工廠“打工”之旅,借助視覺神經網絡和FSD芯片,可模仿人類操作,進行電池的分揀訓練。特斯拉表示,將于明年開始限量生產人形機器人,屆時將有超過1000個擎天柱在特斯拉工廠幫助人類完成生產任務,一旦其實用性得到驗證,公司將開始銷售該機器人,每臺擎天柱的價格預計在20000美元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