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起,霍尼韋爾圍繞丙烷脫氫裝置與盛虹石化在智能工廠和先進控制等方面開展了全方位的深度合作。我們為盛虹石化提供成熟的工藝與行業領先的智能工廠解決方案,從工藝設計、工程建設到生產運行管理,由點到面地開展智能化建設,實現全要素、全環節的動態感知、數據集成和智能管控,為產業鏈的數字化轉型搭建強有力的創新賦能平臺。
圖為:盛虹石化
2024年是AI從實驗轉變為主流商業推動力的一年,而2025年將開啟它在工業領域的規模革命。雖然AI技術尚未完全成熟,但其先進性可以幫助實現工業領域三個重要的目標——讓流程更高效、機器更努力地運行、人員更智慧地工作。
霍尼韋爾認為,通過將AI與云計算、5G相結合,可以加速工業從自動化到自主化的轉變,將工業AI從理論變為現實。例如,如果一家偏遠的煉油廠需要熟練操作的人員來提高產量,那么通過協同這三項技術,煉油廠可以依靠歷史數據和在邊緣嵌入AI的工具來改善運營,實現真正的預測性維護。通過使用AI賦能的工具,工人們可以隨時調用前幾代人的經驗來增強技能,直接變成熟練工。
技術是綠色發展的催化劑
報告中提出了今年的主要預期發展目標之一是“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耗降低3%左右,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這一目標將推動全社會進一步加強節能減排工作力度。隨著“雙碳”目標成為中國推進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抓手,今年兩會也明確了相關的預期發展目標,能源轉型將繼續成為各行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共同趨勢。
在邁向目標的過程中,高科技企業身負重任,我們將著力于開發創新技術,不斷推出更高效、節能的產品和技術以降低能耗、減少環境污染。霍尼韋爾的能源管理、碳捕集和存儲、可持續航空燃料、塑料循環利用等技術都處于市場前沿,助力石化、航空、生命科學等眾多制造業領域提質增效,實現可持續發展。
我們一直致力于利用創新技術應對環境污染問題,比如塑料污染。霍尼韋爾的UpCycle工藝技術,可以將廢棄塑料轉化為制作新塑料的原料。我們希望通過這一技術在中國的落地,不僅解決中國的塑料污染問題,也為全球塑料回收產業做出貢獻。在建筑領域,我們為本土客戶提供霍尼韋爾樓宇自控系統,通過集成暖通空調、照明、安全和能源管理等多個系統,有效提升建筑的資源與能源利用效率,減少碳排放。
這些創新解決方案不僅能夠滿足市場和客戶的可持續發展需求,同時將助力實現“雙碳”目標以及推動中國新質生產力的發展。霍尼韋爾在中國已經擁有7個國家級或省級綠色工廠,超過75%在中國生產的產品來自這些“綠色工廠”,這充分體現了我們在推動自身可持續發展和能源轉型方面的努力。
90年同頻共振,與中國一路同行
霍尼韋爾已扎根中國90年,秉持“東方服務東方”的戰略,積極與中國企業建立廣泛的合作關系。前不久,霍尼韋爾與西安中核核儀器股份有限公司簽署西安盛賽爾電子有限公司(即霍尼韋爾西安工廠)合資續約協議。作為霍尼韋爾在中國設立的首批合資企業之一,歷經30年發展,雙方通過持續創新與深度合作,已經推動工廠成為霍尼韋爾全球重要的戰略生產基地之一。
創新是霍尼韋爾不懈的追求,也是引領未來發展的不竭動力。未來,我們將繼續致力于把突破性創新技術融入中國的發展脈搏之中,通過技術革新與合作深化,支持更多本土企業在新領域、新賽道跑出加速度,賦能中國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1《2024年世界經濟形勢與展望》是聯合國經濟和社會事務部發布的報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