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訊:傳統的機器人需要人事前進行編程,而新一代工業機器人的核心特征是智能化。科研團隊逐漸將工業機器人研發重點由基礎技術研發向應用開發轉變,使工業機器人更加智能化,具有更強的感知能力、更好的機敏性,并且可以自主執行任務。
要實現工業機器人智能化,就必須讓機器人擁有明亮的“雙眸”和靈活的“大腦”。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中科院自動化所高技術創新中心主任原魁研究員率領團隊潛心攻關,長期專注于智能機器人關鍵技術研究與應用,在高性能嵌入式機器人視覺系統、視覺導引AGV技術、工業機器人自動編程技術等方面取得了突出的創新成效。
他們開發的高性能嵌入式機器人視覺系統能夠在FPGA(現場可編程門陣列)上實現80多種圖像處理算法,處理速度遠高于普通視覺系統,還能以100幀/秒以上的高速進行圖像采集,具有功耗低、尺寸小、通用性好的特點。原魁介紹說,將這一視覺系統應用于各種工業機器人系統,可以提高工業機器人的智能水平,使機器人可以完成自動搬運、不良品檢測等傳統的工業機器人難以完成的任務。作為高性能機器人視覺系統的另外一種應用,原魁團隊還將工業機器人安裝在一臺AGV(自動導引運輸車)上,使機器人可以自動完成冰箱、洗衣機等家電產品門的開閉工作,為家電產品的測試提供了一種新的技術途徑。
他們開發的工業機器人自動編程方法,改變了工業機器人需要通過專業技術人員花2天時間人工示教才能“領會”工作的繁瑣,而是能讓機器人根據普通技術人員的預定方案在30分鐘內自動生成指令。這種自動編程方法讓工業機器人能夠自動處理碰撞等危險情況,還能根據情況靈活修改生成指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