儀器儀表商情網報道 長得像微型坦克,“腳”蹬履帶,“頭頂”裝載360度攝像頭,“面部”伸出一個長水炮,尾部配有兩個消防水帶專用接口。在工作人員的遙控下,這臺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爬坡越坎,機動靈活,吸引了眾多參觀者、洽談者駐足、圍觀、詢問、點贊。
在5月9日開幕的中國(洛陽)國際機器人暨智能裝備展覽會A014/A016展位上,中信重工基于高危和特殊工況條件下的特種機器人家族和工業概念機器人悉數亮相,與日本安川等世界機器人巨頭同臺競技,充分彰顯了企業轉型發展的最新成果。
本次展會上,中信重工推出了特種機器人與工業概念機器人系列多項產品。特種機器人有履帶式機器人平臺、水下機器人平臺、巡檢機器人平臺、管道機器人平臺、鉆孔探測機器人平臺五大系列,工業概念機器人有重型磨機換襯板智能機器人、互聯網咖啡機器人、自然光蘋果分揀機器人。
自2015年中信重工收購唐山開誠80%股權、創立中信重工開誠智能裝備有限公司以來,中信重工機器人產業化進程不斷提速。尤其特種機器人研發向消防、化工、煤礦、非煤礦山、軍工、電力、市政建設等眾多領域快速延伸,形成了“特種機器人族”。同時,其自動化、智能化的新生產線快速建成,工藝標準迅速完善,生產效率大幅提升,隨之市場局面在短時間內也快速打開,進入爆發性增長階段。今年一季度,特種機器人銷量已近500臺,在國內特種機器人市場占有率穩居第一。中信重工打造智慧礦山、無人礦山開啟全新征程,在經濟新常態下開辟了一片廣闊的經營藍海。
中信重工總經理王春民在開幕式上代表參展企業致辭時說,全球經濟轉型升級蘊含著巨大的機器人及智能裝備需求,洛陽地區研發制造資源雄厚,相關企業面臨重大發展機遇。中信重工作為國家創新型企業,將通過加快產學研用供協同集成與創新發展,在推動機器人及智能裝備研發、引領中國制造轉型升級、推動洛陽經濟社會發展方面貢獻力量。
數據顯示,中國已連續兩年成為世界第一大機器人市場,中國機器人相關企業也順勢增長,但多處于低端。相較于工業機器人、服務機器人的紅火場面,中國的特種機器人產業顯得“偏冷”。
基于對特殊工況和高危環境的全面理解,憑借多年的技術積淀與創新,中信重工另辟蹊徑進軍特種機器人行業,成功推出了五大系列產品,取得發明專利4項,實用新型專利17項,外觀專利4項。其中,履帶式機器人平臺是國內首個智能移動機器人基礎載體,災區偵測機器人是唯一獲得國家安標證和防爆證的井下偵測救援機器人。
目前,中信重工不僅重型裝備叫響海外,自主知識產權的特種機器人產品也走俏國際市場,菲律賓、意大利、德國、俄羅斯等多個國家的企業與中信重工簽訂了購銷合同。其中,德國一知名企業將消防滅火偵察機器人作為標準配置,每臺消防車配套4臺機器人,隨消防車一并銷售,以提高消防車的自動化水平。
機器人產業是具有高成長性的朝陽產業,發展機器人產業是中信重工轉型發展的戰略選擇。未來中信重工將發揮優勢,做出特色,持續提升機器人的可靠性、市場占有率和競爭力,打造企業轉型發展的新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