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三五”期間將加強平臺建設系統布局,形成涵蓋科研儀器、科研設施、科學數據、科技文獻、實驗材料等的科技資源共享服務平臺體系,強化對前沿科學研究、企業技術創新、大眾創新創業等的支撐,著力解決科技資源缺乏整體布局、重復建設和閑置浪費等問題。其中,食品行業科學儀器、制藥行業科學儀器、生命科學領域科學儀器仍是未來重點關注的領域。
儀器儀表市場穩步增長 國內市場規模近萬億
據測算,2015年國際儀器儀表的市場規模已超過7000億美元。制藥和醫療診斷仍然是最大的儀器儀表市場,實驗分析、環境監測和能源工業領域的細分市場同樣受到人們關注。2015年,我國儀器儀表行業規模以上企業4321個,完成工業總產值為9500億元,主營業務收入9378億元,增速迅猛。國內儀器儀表行業存在下游受眾行業分散、高端產品依賴進口、三資企業優勢明顯等特點,進出口逆差仍然存在。
國際龍頭企業多來自美國 業務向高精尖領域傾斜
縱觀國際的儀器儀表巨頭,可以看到大部分的企業來自美國,例如賽默飛世爾、丹納赫、安捷倫等。隨著工業智能化時代到來,儀器儀表行業整合不斷加劇,并購交易事件席卷整個市場,行業內巨頭規模優勢愈加明顯。同時,中國也有更多儀器儀表公司走上國際舞臺,加入到國際化競爭的行列。聚光科技、雪迪龍、天瑞儀器、博暉創新、先河環保等儀器儀表行業上市企業近兩年借助資本力量,連番實施多次并購交易,收購對象更是邁向國際化,將發展方向集中于科學研究、醫療診斷等行業。
聚光科技中標12億大單 PPP項目打造業績新增量
2015年以來,聚光科技與多個城市簽署協議,圍繞智慧環境、海綿城市方面開展戰略合作。近日,公司牽頭聯合體中標黃山市黃山區浦溪河(城區段)綜合治理工程PPP項目,建設期2年、運營期10年。項目預成交報價12.5億元,合理利潤率達到6.35%。此次中標標志著公司PPP業務的重大突破,有利于原先戰略合作協議落地到實際項目,在積累PPP實戰經驗之后快速進行復制。
2016年僅是“十三五”規劃的開局之年,科學儀器儀表企業已經嘗到甜頭,而整個行業已呈風起云涌之勢。隨著各項規劃的發布,想必更大的蛋糕還在后面。在資本運作與“十三五”政策紅利的雙重作用下,造就市值超百億級別的國產儀器制造商也許“不再是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