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國際業界標準化組織“3GPP”在美國舉行,華為等大陸廠商力推的Polar Code(極化碼)方案獲選為5G控制訊道eMBB場景短碼編寫方案,高通主導的LDPC碼作為短碼數據信道的編碼方案標準。歐州的Turbo方案出局。
華為從2009年開始研究5G技術,為此投入了6億美元。 有中國技術專家表示,信道編碼是無線通信領域的基礎性技術方案之一,20年更換一次。
據了解,5G技術達成商用的目標由聯合國下屬國際電訊聯盟(ITU)訂立,“3GPP”是其中一個向ITU提交建議的平臺組織。而3GPP的5G編碼方案分為中長碼及短碼,短碼再分為控制信道及數據信道。在中長碼及數據信道上行和下行短碼方面,獲選的都是LDPC方案。
業界人士指出,控制信道負責傳輸“控制信息”,數據包小,但對可靠性要求高,極化碼的穩定性能增益更高,而編碼和譯碼復雜度亦較低;華為憑藉在極化碼積累的專利,一定程度將削弱高通在標準制定上的影響力。
支持極化碼方案的有華為、中興通訊、展訊、小米、OPPO、vivo、阿里巴巴、中國移動、中國電信、中國聯通等,而LDPC是高通領銜,背后站著英特爾、三星、諾基亞和Verizon等巨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