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無線技術尚處于研發與不斷完善的階段,功能畢竟有限。而且在自動化技術領域,還沒有公認的且證實的在實時控制中應用較為可靠的無線技術標準,在工作循環時間很短的情況下,這表現得尤為突出。所以,目前無線技術的應用范圍只能局限在數據的采集與監控方面(SCADA)。但隨著可靠性的增強,無線技術將會有更廣范圍的應用。無線通訊將在未來的若干年快速地增長,但無線并不會替代有線通訊。有線具有穩定、可靠和安全性并不會消失,無線只有在有線不方便實現或成本高的地方去替代有線方案。如果無線與有線有機地結合起來,雙方發揮各自的優勢,將為增長生產率提供新的方案。在適宜有線通訊的地方使用有線通訊,在適宜無線通訊的地方使用無線通訊,由于有線和無線通訊都支持TCP/IP協議,這兩種通訊方式能夠有機地結合在一起,發揮各自特長,并能夠提高生產效率。
四、物聯網與自動化
當今,物聯網可謂是在各大媒體出鏡率最高、而且與“智能”聯系密切的名詞之一。從“管理、控制、智能”的角度來看,其實物聯網與工業自動化是一脈相承的,工業自動化包含采集、傳輸、計算等環節,而物聯網是全面感知、可靠傳遞、智慧處理,兩者是相通的。物聯網只是更加強調無線、海量采訪、智能計算。物聯網與自動化技術是有著十分密切地聯系的。兩者的區別是:“傳統的自動化網絡多是通過有線網絡來實現,網絡連接范圍較窄,而在傳感網絡中,無線網絡成為主要的傳輸路徑,且連接的范圍更加廣泛。”一脈相承的天性,讓工業自動化廠商尋機物聯網的發展是順其自然的事情。
物聯網的應用領域,諸如:物聯網技術在物流、供應鏈、倉儲的管理系統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工業制品生產、追蹤、進度監管、質量追蹤等方面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貴重商品、危險品的監管、追蹤和防偽應用系統;物聯網技術在大型會議、高層會議以及重要會議的電子證件、大型賽事、演唱會、景區等人員快遞流通區的電子門票(如:上海世博會)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交通收費、各類型車輛的遠距離自動識別和管理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區域內的人員自動識別、記錄、定位以及查詢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動物、食品行業鏈的全流程追溯應用;農業、救災與搶險等方面的各個領域都會用到物聯網;物聯網技術在貴重資產和重要資產的管理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品牌服飾的全流程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圖書領域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軍隊槍械管理、人員管理、車輛管理、物資管理、安全保密等領域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航空、汽車等領域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零售業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社會安全領域的應用;物聯網技術在智能城市領域的應用;以及短距離通訊技術:zigbee芯片、zigbee通訊模塊、zigbee網絡、GPS、RTLS實時定位系統、藍牙技術、UWB(超寬帶)技術及應用;EPC(產品電子碼)網絡:EPC貼標、EPC中間件、EPC服務器、EPC公共服務平臺,EPC網絡;傳感網絡、移動通訊網、全球定位網絡等相關應用網絡、商業智能分析軟件系統等等。“物聯網”顛覆了人類之前物理基礎設施和IT基礎設施截然分開的傳統思維,將公路、建筑物等物理設施與個人電腦、手機、家電、交通設施、IT設施有效的聯系在一起,使得政府管理、生產制造、社會管理,以及人們的個人生活全面實現互聯互通。
從物聯網需要的產業鏈的角度看,物聯網所需要的自動控制、信息傳感、射頻識別等屬于其上游技術和產業,而下游則是物聯網的應用問題。有行業專家更認為:“傳統工業自動化領域其實是物聯網的一部分。”號召工控自動化廠商成為物聯網真正落地的推手。物聯網作為信息化和自動化的結合點,具有無限放大的潛力和優勢,有些單位敏銳地覺察到了物聯網在管理流程和生產過程優化方面的潛力,并取得了初步的成果。傳統的自動化網絡與物聯網中的傳感網絡十分相似。
五、云計算與自動化
云計算是分布式處理、并行處理和網格計算的發展,或者說是這些計算機科學概念的商業實現。它的核心是海量數據的存儲和計算,特別強調虛擬化技術的應用。簡言之,云計算就是一種依托internet的超級計算模型,將巨大的資源聯系在一起為用戶提供各種IT服務。
例如,云計算模式將來帶來自動化軟件行業的巨大變革。主要有:
㈠自動化系統的架構將更加靈活,分布式架構將擴展到更大范圍。現代的大型工業自動化和信息化項目中,系統變得日益龐大和復雜,現有的網絡和系統體系架構已經無法從容應對這些挑戰。云計算這一革命性理念的提出,徹底打破了自動化系統中原來的僵化的體系結構。在云計算的系統中,自動化和信息化系統并不是簡單運行在某一臺固定的計算機上,而是運行于包括Internet在內的整個網絡之上,基于整個網絡來分配系統的資源及實現各種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