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仍不知道引起EED的具體病因,也無法預防或治療這一疾病。切實可行的檢測手段迫在眉睫。目前唯一的辦法是:麻醉患者,并將內窺鏡插入喉嚨。這種方法昂貴、不舒服,還不一定有用。
麻省總醫院(MGH)的病理學家和工程師Guillermo Tearney研發了一種小型設備,這種設備能夠檢測EED的表現癥狀,甚至可以進行組織活檢。與內窺鏡不同,它在基礎保健檢測過程中應用簡單。
5.定制癌癥疫苗
重大意義: 通過識別各腫瘤的特異性突變,激發人體的天然防御能力,從而對癌細胞進行針對性破壞。傳統化學療法對健康細胞有很大影響,而且對腫瘤的治療效果并不總是理想。
主要研究者:BioNTech、Genentech
成熟期:已在臨床試驗
目前,科學家正處于將首支個性定制疫苗商業化的關鍵時刻。若效果如預期的話,就能夠通過腫瘤獨特的突變,觸發人體免疫系統對其進行識別,從而有效地阻止多種癌癥的發生。
更重要的是,與傳統化學療法不同,疫苗是通過使用人體的天然防御系統來選擇性地破壞腫瘤細胞的,對健康細胞的損害較有限。
6.人造肉漢堡
重大意義:實驗室培育的人造肉和植物制成的素肉,能在不破壞環境的情況下接近真實肉類的味道和營養價值。人造肉的出現,可以緩解畜牧業生產造成的毀滅性的森林砍伐、水污染和溫室氣體排放。
主要研究者:美國人造肉企業Beyond Meat
成熟期:目前已經有成形的植物性素肉;2020年左右可研制成功實驗室人造肉。
根據聯合國的預測,世界人口數量將在2050年達到98億,人口富裕水平也會上升。據預測,到2050年,人類吃掉的肉會比2005年多70%。事實證明,飼養供人類食用的動物,是對環境的最大傷害之一。根據動物種類的不同,以西方工業化方法生產一磅肉類蛋白要比生產等量植物蛋白多用4-到25倍的水,6-到17倍的土地,6-20倍的化石燃料。
而實驗室培養的人造肉和植物制成的素肉可能是抑制環境惡化的最好辦法。實驗室人造肉的過程,是從動物身上提取肌肉組織,然后放入生物反應器進行培育。雖然最終成品的口感可能有待提高,外形上已經與我們正常吃的肉差不多了。
7.捕獲二氧化碳
重大意義:實用且經濟地從空氣中直接捕獲二氧化碳的方法,可以吸走超量排放的溫室氣體。從大氣中去除CO2可能是阻止災難性的氣候變化最后的可行方法之一。
主要研究者:Carbon Engineering、Climeworks、Global Thermostat
成熟期:5-10年
即使人類降低目前的二氧化碳排放速度,溫室氣體造成的變暖效應依然會持續數千年之久。為防止氣溫攀升至危險范圍,聯合國氣候變化委員會當前得出的結論是,在本世紀,全世界將需要從大氣中去除高達1萬億噸的二氧化碳。
如今,一種叫做直接空氣捕獲(Direct Air Capture,DAC)的方法,理論上可以將機器捕集二氧化碳的成本降低到每噸100美元以下。
8.可穿戴心電儀
重大意義: 隨著監管機構的批準和相關技術的進步,人們可以輕松通過可穿戴設備持續監測自己的心臟健康。可檢測心電圖的智能手表可以預警如心房顫動等潛在的危及生命的心臟疾病。
主要研究者:蘋果、AliveCor、Withings
成熟期:現在
心電監測智能手表具有可穿戴設備的便利性,并且能夠提供接近醫療設備的精度。硅谷初創公司AliveCor推出了一款與蘋果手表兼容的腕帶,該腕帶可以檢測出心房顫動,這是導致血栓和中風的常見原因。
去年,蘋果發布了帶有心電圖(ECG)功能的Apple Watch,并且該功能已經通過FDA認證。隨后,健康設備公司Withings也宣布計劃發布一款配有心電圖功能的手表。現階段的可穿戴心電圖監測設備仍然只有一個傳感器,而真正的心電圖設備則有12個傳感器。或許不久,可穿戴設備能夠診斷心臟病。
9.無下水道衛生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