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下,溫度計、呼吸機、監護儀、制氧機等醫療產品的生產供應至關重要,而這些都不離開傳感器技術的支持。根據相關機構預測:2021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突破2000億元,并預測在2023年我國傳感器市場規模增長至2580億元左右,2019-2023年均復合增長率約為11.65%。
對我們普通人來說,接觸最多的紅外體溫計設備,更是傳感器技術的典型應用。在此次新型冠狀病毒防疫過程中,紅外體溫設備起到了關鍵的作用,紅外溫度傳感器作為紅外體溫計的核心器件也面臨巨大的需求。
紅外傳感器如何起到關鍵作用?
紅外溫度計屬于非接觸式測溫,它是利用物體熱輻射與物體溫度之間的關系來工作的。具體來說,紅外測溫儀由光學系統、光電探測器、信號放大器及信號處理、顯示輸出等部分組成。
紅外測溫槍槍口部位有一個紅外傳感器,也就是測溫探頭,待測目標的紅外輻射信號,經過光學接收器傳輸給調制器濾除大面積的背景干擾信號,然后經過紅外探測器將紅外輻射信號轉變成電信號,該信號經過放大器和信號處理電路,并按照一定的算法和目標發射率校正后,最終可轉變為被測目標的溫度值,從而實現非接觸探測人體溫度。
以耳溫槍為例,其是一種典型的非接觸式的紅外測溫儀,利用檢測鼓膜(相當于下視丘) 所發出的紅外線光譜(6~15μm)來測量體溫。根據玻耳茲曼定律,物體溫度越高,輻射能量越大。E=σεT?(σ=常量,T物體絕對溫度,ε比輻射率,n=4)。只要測出物體所發射的輻射能量,就可以確定它的溫度。
耳溫槍工作原理示意圖
使用普通的水銀體溫計一般需要在口腔、腋窩保持3~5分鐘,通過紅外方法測量體溫相對比較快捷,測量前額、耳朵鼓膜溫度則只需幾秒鐘時間。紅外測溫具有速度快、精度高、無交叉感染等優點。
新型冠狀病毒肺炎作為一種傳染性疾病,最大的防治難點在于近距離接觸時的高傳染性,紅外體溫檢測儀的優勢可以幫助快速篩查發熱人群,幫助我們阻止疫情傳播。
哪些代表企業角逐市場?
目前,世界傳感器市場以持續穩定的增長之勢向前發展,美國、德國、日本依然占主導,在紅外線溫度傳感器領域,有邁來芯、德國海曼器件、瑞士泰科電子這樣的巨頭。而亞太地區成為傳感器市場增長最快的地區,以下“全球物聯網觀察”將盤點一些國內紅外溫度傳感器領域的一些代表廠商及機構。
1、鄭州煒盛科技
在額溫槍上應用比較常見的是紅外熱電堆傳感器。紅外熱電堆傳感器將吸收的紅外輻射轉化為熱能,并把溫度變化轉化成電子信號,放大顯示出來。
鄭州煒盛科技研發、生產和銷售的熱電堆溫度傳感器正好可以應用于耳溫、額溫等紅外體溫非接觸測量、自動化感應設備以及智能溫度感應與控制中。
2、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
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積極響應此次國家抗擊疫情號召,傳感器團隊在春節期間開始工作,為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提供大量傳感器產品。8寸線在上海市和嘉定區兩極政府的大力支持下于2月2日正式開工,為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提供大量傳感器產品。8寸線當前產能是6萬顆/天,全面復工后可達13萬顆/天,這將為國內紅外體溫計生產企業提供充足的傳感器產品。
3、上海燁映電子技術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