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研制是我國“十三五”深海關鍵技術與裝備領域的重大攻關任務,于2016年立項啟動。2020年6月,“奮斗者”號完成總裝集成與水池試驗。2020年7月,“奮斗者”號完成第一階段海試,共計下潛17次,最大下潛深度4548米。2020年10月10日,“奮斗者”號啟航赴馬里亞納海溝開展第二階段海試,期間共計完成13次下潛,其中11人24人次參與了8個超過萬米深度的深潛試驗。2020年11月10日8時12分,“奮斗者”號創造了10909米的中國載人深潛深度紀錄。
中國船舶七〇二所是“奮斗者”號研制的牽頭單位,在潛水器的總體設計、關鍵技術研發、集成建造及試驗驗證等工作中發揮了核心作用,創建了獨立自主的全海深載人深潛裝備設計技術體系,構建了穩定可靠的高標準、規范化的試驗、檢測與應用體系,進一步在潛水器總體設計與優化、系統調試與仿真、深海作業等關鍵技術方面取得重大突破,國際上首次攻克高強高韌鈦合金材料制備和焊接技術,實現萬米級浮力材料固化成型新工藝自主可控,潛水器動力、推進器、水聲通信、智能控制等核心技術水平進一步提升。
”奮斗者”號作為當前國際唯一能同時攜帶3人多次往返全海深作業的載人深潛裝備,其研制及海試的成功,顯著提升了我國深海裝備技術的自主創新水平,使我國具有了進入世界海洋最深處開展科學探索和研究的能力,體現了我國在海洋高技術領域的綜合實力,是我國深??萍继剿鞯缆飞系闹匾锍瘫?
“奮斗者”號全海深載人潛水器
4、揭示人類遺傳物質傳遞的關鍵步驟
DNA復制是人類遺傳物質在細胞之間得以精確傳遞的基礎,人們對高等生物中識別DNA復制起始位點的具體過程并不清楚,這在一定程度上也阻礙了人們對癌癥發生發展機制的理解。
中國科學院生物物理研究所李國紅團隊及其合作者揭示了一種精細的DNA復制起始位點的識別調控機制。該研究發現,組蛋白變體H2A.Z能夠通過結合組蛋白甲基化轉移酶SUV420H1,促進組蛋白H4的第二十位氨基酸發生二甲基化修飾。而帶有二甲基化修飾的H2A.Z核小體能進一步招募復制起始位點識別蛋白,從而幫助DNA復制起始位點的識別。該研究進一步發現,被H2A.Z-SUV420H1-H4K20me2通路調控的復制起始位點具有很強的復制活性,并偏向在復制期早期被激活使用。在癌細胞中破壞該調控機制后,癌細胞的DNA復制和細胞生長都受到了抑制。在T細胞中破壞該調控機制后,T細胞的免疫激活也受到了抑制。
該研究闡述了一個新穎的由H2A.Z介導的DNA復制表觀遺傳調控機制,對理解高等生物DNA復制起始位點的識別提供了新的視角,為解決長期存在的真核細胞DNA復制起始點選擇啟動問題做出了重要貢獻。
DNA復制起始調控的表觀遺傳機制
5、研發出具有超高壓電性能的透明鐵電單晶
弛豫鐵電單晶[Pb(Mg1/3Nb2/3)O3-PbTiO3, PMN-PT]具有優異的壓電效應,已廣泛應用于超聲成像、聲吶裝備和微電子機械系統(MEMS)等領域。然而,自其發現20多年以來,壓電性能就再沒有新的突破,并且由于鐵電疇壁的存在,導致其透光率低,無法滿足當前壓電器件多功能、高靈敏度的發展需求,急需新的理論和設計方法
西安交通大學徐卓教授研究團隊揭示了弛豫鐵電單晶高壓電效應的起源,研發出了釤摻雜的PMN-PT單晶,其壓電性能超過4000 pC/N,相比未摻雜單晶提高了一倍。在此基礎上,利用電疇結構調控,消除了單晶中對光起散射作用的鐵電疇壁,首次在PMN-PT單晶中同時獲得了高壓電性和高透光性,突破了長期以來二者難以共存的國際難題。其壓電系數比現有的透明壓電單晶LiNbO3提高了100倍,電光系數最大可提高40倍,同時還具有更高的抗光損傷閾值和非線性光學效應。這種透明鐵電單晶可大幅提升光聲成像系統在乳腺癌、黑色素瘤和血液疾病診斷中的成像分辨率,也為研制高性能電光調制器、光學相控陣和量子光學器件提供了一種全新的關鍵材料。這種具有優異電光、聲光和聲-光-電耦合效應的單晶材料,有望進一步開辟更多新的應用領域。
高壓電性透明鐵電單晶與傳統鐵電單晶的對比
6、2020珠峰高程測定
珠峰高度長期以來受到全世界關注,精確測定珠峰高度并向全世界公布,彰顯國家綜合實力和科技水平。2020珠峰高程測量,中國科學家團隊綜合運用多種現代測繪技術,實現多個重大技術創新突破,獲取了歷史上最高精度的珠峰高程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