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4日,北京懷柔科學城管理委員會發布支持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創新發展的一些政策措施。原文如下:
關于精準支持懷柔科學城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創新發展的若干措施
京懷科管發〔2021〕4號
為扎實推進《北京市加快科技創新構建高精尖經濟結構系列文件》(京發〔2017〕27號),落實北京市委市政府《關于加快培育壯大新業態新模式促進北京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推動構建產業生態完善、平臺創新活躍的國際尖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高地,進一步促進懷柔科學城建成世界知名的綜合性科學中心,制定本措施。
第一章 適用對象和重點領域
支持注冊在懷柔科學城內符合條件的各類創新創業主體開展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的研究開發、生產制造、培育孵化、技術轉化、成果應用、維修運維等活動。聚焦分析儀器、環境監測儀器、物性測試儀器、智能傳感器等產業細分領域,支持行業領軍企業、科研院所、高等院校在科學城建設產學研用融合的產業技術研究院、硬科技孵化器,吸引、培育一批隱形冠軍和專精特新企業集聚發展,優化科學儀器和傳感器產業生態。
第二章 支持內容及標準
一、支持科學儀器和傳感器關鍵技術研發及落地轉化
(一)支持科學儀器和傳感器關鍵核心技術研發。支持企業用自有資金開展科學儀器和傳感器前沿顛覆性技術、關鍵核心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經專業機構認定達到國際先進水平的研發成果,根據項目成效,按照不超過設備、材料購置等研發投入的30%,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二)支持先進工藝技術應用。支持企業與科研單位聯合開展工具工裝、零部件、質控軟硬件、標校技術等先進工藝技術開發、轉化和應用,突破高端科學儀器和傳感器急需的可靠性、穩定性、批量化校準等問題,培育技術創新自主可控能力。對上一年度先進工藝技術研發應用項目涉及的設備費實際支出,按照不超過30%的比例,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三)鼓勵創新主體爭取國家專項支持。支持創新主體申請科技部國家重大科學儀器設備開發專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國家重大科研儀器研制項目,按照不超過實際獲得國家專項資金的10%,分別給予創新主體最高50萬元、項目負責人最高20萬元的一次性獎勵。
(四)鼓勵創業團隊落地懷柔科學城。支持高端儀器、傳感器等領域的創業團隊創新創業,根據其項目自主知識產權、技術領先性、產業化前景等情況,給予每個項目團隊最高不超過1000萬元的資金支持。
二、支持科學儀器產業公共平臺和機構運營發展
(五)支持產業公共平臺運營。支持企業與高等院校、科研機構合作建設一批高端儀器和傳感器檢驗檢測平臺、共性技術服務平臺和公共服務平臺,面向企業開展檢驗檢測、標準認證與符合性評估、產需對接、成果轉化、項目管理等公共服務。對于落地懷柔科學城的平臺項目,運營期間根據上年度服務效果,按照不超過年度服務合同執行金額的30%,給予每年最高不超過500萬元的資金支持。
(六)支持維修維護服務機構發展。支持企業面向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交叉研究平臺、科教基礎設施等開展高端科研儀器維護維修專業服務,按照企業年度相關技術服務合同執行金額的10%給予企業經營補貼,每年單個企業補助金額最高不超過500萬元,連續補貼不超過3年。
(七)支持應用技術研究院運營。支持企業、科研院所、專業機構在科學設施研發運維、醫學成像技術、新型光譜技術、智能傳感器、航天元器件、應用數學等重點領域建設產業技術研究院或依托交叉研究平臺成立產業技術研究院。對經過認定的研究院,按照年度知識產權、技術交易、技術孵化等成果績效情況給予后補助,每年最高不超過3000萬元,連續支持不超過3年。
三、支持科學儀器企業發展和產業生態體系建設
(八)支持龍頭企業、專精特新、隱形冠軍企業發展。支持在細分領域市場占有率居于全國前列的科學儀器和傳感器企業、行業龍頭企業、一流儀器服務機構在懷柔科學城落戶,設立總部或分支機構,對經認定的企業或機構,根據入駐形式,給予一次性最高不超過300萬元資金獎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