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以說集成傳感器的出現,把傳感器推向了新的高度。
這個時候的傳感器到底有多重要,普通人很難看懂,但是舉個例子大家就知道了。
一臺手機至少有十幾個傳感器,一輛高檔轎車有200多個傳感器、一輛飛機有1000多個傳感器、而我們常見的高鐵的傳感器竟然可以達到5000多個。
傳感器隱藏在每一個設備里面,沒有它,不管是高鐵還是飛機,甚至宇宙空間站都得歇菜,
美國著名雜志《福布斯》做過評選,他們列出改變世界和人們生活的10大科技產品,而傳感器列排在首位。
這才有了開頭的日本商業界那句話:誰支配了傳感器、誰就支配了新時代。
但是你以為傳感器的輝煌就到此為止了嗎?那你就太小看它了。
傳感器的逆襲從未停止,集成傳感器是硬件性能的巔峰,但是有些專家還不滿足,就在思考既然傳感器能集成硬件,那么能不能將軟件技術也組合進來?進一步提升再次傳感器的性能?
答案依舊是可以,這就是第三代傳感器:智能傳感器,它集合了軟硬件的優勢,將傳感器的性能再提升一個檔次。
如果說互聯網時代,傳感器與芯片的地位并駕齊驅,那么在物聯網時代,專家將傳感器的地位再次提高,排在芯片的前面。
2018年美國麻省理工大學在評選全球突破性技術時,將“智慧傳感城市” 列為十大最具代表性的技術之一,
說起“智慧城市”,你知道未來十年,它將消耗多少個傳感器嗎?答案是:400億個,是不是超出大家的想象?
其實傳感城市還不是傳感器的終極應用,萬物互聯才是,專家一致將智能傳感器看做互聯的基石,
想要互聯就需要網絡的世界與現實世界實現連接,而傳感器就是連接的橋梁,這也是我們普通人的一個機會,誰支配了傳感器,誰就支配了未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