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建立適應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需要的計量技術規范體系。充分借鑒吸收國際先進測量技術成果和經驗,開展測量活動梳理和測量數據研究分析,組織制定一批對測量活動具有指導意義的測量技術規范,指導測量活動規范化、科學化開展。分析梳理各產業領域工程實踐活動被測參數,建立動態、開放的參數信息庫。加強復雜被測對象、復雜工況環境、復雜耦合關系等工程應用場景的參數測量方法研究,建立滿足工程實踐要求的測量技術規范。
(九)優化先進測量技術服務。
鼓勵社會各方資源圍繞國家重點領域測量需求,建立各類先進測量服務機構,為行業發展提供精準測量服務。發揮中央企業優勢作用,在戰略性、關鍵性重大測量項目上起到引領帶動作用。積極培育各領域先進測量“單項冠軍”和“專精特新”測量標兵,推動先進測量能力差異化、多樣化發展,不斷提升專業化服務能力和水平。圍繞產業測量測試需求,加強國家產業計量測試中心建設,形成關鍵參數測量、儀器設備校準、產品測試評價、系統方案集成的一站式服務能力,建立全產業鏈計量溯源體系,提升全產業鏈計量測試服務和全壽命周期計量保障水平。搭建國家先進測量技術資源共享平臺,促進測量需求和測量服務的公開化、信息化。
(十)發揮質量基礎設施協同推動作用。
積極發揮計量、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等國家質量基礎設施各要素的協同作用,為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提供全鏈條、全流程、全體系的質量基礎設施“一站式”服務。推動計量與標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領域相關技術規范和標準的相互參考借鑒和共享共用,以精準計量推動標準數據和方法的科學驗證,通過標準促進計量價值的應用體現;強化檢驗檢測、認證認可領域計量溯源性的概念,通過先進測量技術和測量手段不斷豐富完善檢驗檢測、認證認可內涵。聚焦測量數據分析和應用,探索測量數據成果標準化途徑,形成標準測量數據包、標準測量模型等,研究采用標準測量數據包、標準測量模型的認證認可方法和程序。
(十一)培養先進測量人才隊伍。
組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戰略咨詢專家智庫,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和可行性。加強對計量測試相關專業學科建設的引導,優化高等院校計量測試相關專業設置,推動計量測試相關專業與通信工程、人工智能、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軟件工程以及量子信息科學等相關專業協同建設。完善注冊計量師制度,加強產教研用融合,加強計量技術機構與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企業間的技術合作和人才交流,支持各領域科研項目吸納計量技術機構和企業共同參與,促進測量人才多元化發展。充分發揮行業學協會作用,加強測量技術人才培訓,打造富有自主創新精神、專業技術能力強、善于解決實際問題的測量人才隊伍。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強組織領導。
高度重視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工作,將其作為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的重要手段予以全面規劃和重點考慮,制定具體的實施方案和落實措施。在國家層面組建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推進辦公室,強化各部門組織協調和溝通協作。鼓勵地方和行業、企業積極探索和創設推進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的路徑和模式,進行先行先試和推廣示范。
(二)完善制度保障。
爭取將國家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工作納入國家重大戰略規劃和產業發展專項規劃。積極推動將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寫入有關法律法規和規章,對測量設備、測量方法、測量程序、測量過程和測量數據等規范和使用提出明確要求。搭建多方測量主體共同參與的聯合科研攻關機制,完善先進測量技術應用結果比對、成果評價等制度,推動測量科技創新成果轉化、應用和推廣。
(三)加大政策支持。
從政策、資金、科研、人才等各方面鼓勵先進測量技術的研發、先進測量設備和方法的研制和應用、先進測量技術規范的完善,不斷強化測量過程控制和測量結果應用,提升測量能力和水平。在國家重大工程和科技計劃中對現代先進測量體系建設予以重點考慮和傾斜。
(四)強化知識產權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