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4月以來,重慶市經信委以“揭榜掛帥”方式啟動了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創建工作,認定重慶高新區(集成電路)、渝北區(汽車電子)、北碚區(傳感器)、渝中區(工業軟件)、合川區(信息安全)、巴南(生物醫藥)為6個首批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
一年來,通過上下聯動、市區共建,重點關鍵產業園建設取得初步成效, 6個產業園合計銷售收入420億元。從今天開始,重慶市經信委將陸續推出6個產業園建設情況,上游新聞將重點跟進報道。
1月17日,記者從北碚區傳感器產業園獲悉,去年園區傳感器及關聯產業產值預計將達4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5%。同時,北碚區正在以傳感器產業為核心,聚焦汽車電子、工業生產等6大應用場景,和6大領域產業鏈條的“1+6+N”發展戰戰略。
吸引11個傳感器及關聯項目落戶園區
1月14日,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建設推進會在西部(重慶)科學城北碚園區舉行,并對重慶高新區(集成電路)、渝北區(汽車電子)、北碚區(傳感器)、渝中區(工業軟件)、合川區(信息安全)、巴南(生物醫藥)重慶市6個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授牌。
記者從北碚區傳感器產業園獲悉,園區正在積極構建“一核多點”空間格局和全產業鏈生態。
“我們正在打造龍頭‘鏈主’,聚焦汽車電子、消費電子、工業生產等傳感器應用場景。”傳感器產業園相關負責人說,園區正在打造以長安、四聯、川儀、海爾等行業龍頭為“鏈主”的傳感器特色應用板塊。同時,大力支持原有27家傳感器企業搞研發、優技術、壯規模,筑牢發展基礎。
記者獲悉,2021年,傳感器產業園面向長三角、大灣區等發達地區精準招商,成功吸引上海縱目科技、華立科技、雪湖科技等11個優質傳感器及關聯項目,協議引資150億元以上。
北碚區傳感器產業園相關負責人介紹,去年,涉及園區的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傳感器)9項創建目標任務指標均已完成,傳感器及關聯產業產值預計將達46億元,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115%;關聯產值超1億元的企業累計達到7家,完成年度目標任務的350%;新引進5000萬元以上重點企業12家,固定資產投資21.1億元,工業固定投資14.7億元。
北碚區正在實施“1+6+N”發展戰略
在北碚區傳感器產業園,一棟棟園區標準廠房正在拔地而起。園區按照創新示范區、研發設計區、制造核心區等三大區域,分片推進實施。
記者獲悉,目前傳感器產業基地首期20萬方標準廠房和孵化樓已建成,二期首批5萬方孵化樓已封頂,首批約110畝供地項目順利開工,首條產線即將落成。二期18萬方產業樓宇將在今年全面啟動建設。
在資金保障方面,園區正在采取PPP模式,引進中鐵建投資50億元建設傳感器特色產業基地,多渠道籌融資約11億元,設立總規模23億元的2支產業基金。還探索推行環縉云山山脈 EOD模式,引入城市合伙人,解決發展資金問題。
同時,園區取得2595畝征地批文,完成1114畝征地拆遷,順利出讓用地258畝,并制定《北磅區傳感器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北磅區促進智能傳感器產業發展若干措施》,從科技創新、財政扶持、產業用地、人才引育等方面加強政策保障;統籌使用每年不少于1000萬元的市級資金,由區財政按1:2比例配套設立專項資金。
“十四五”期間,將全力確保園區傳感器產業及關聯產業產值規模實現300億元,力爭達到500億元,實施“1+6+N”發展戰略,即以傳感器產業為核心,聚焦汽車電子、工業生產、消費電子、智能家居、智慧城市、生命科學與健康6大應用場景,打通6大領域產業鏈條,致力培育N個傳感器細分領域的冠軍企業,做大做強特色傳感器產業,加快建設具有全國影響力的西部一流傳感器科創中心、傳感器產業高地。
6個產業園合計銷售收入420億元
重慶市經信委相關負責人介紹,市級重點關鍵產業園創建以來,在重點項目建設推進方面,6個產業園完成固定資產投資約120億元。各個園區通過專業招商,持續推動一批項目落地,如北碚區新引進縱目科技、劍濤科技等12個投資額5000萬元以上的重點項目,部分項目已經正式入園建設,初步構建起集群發展態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