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定期檢查
固定式可燃及有毒氣體報警器零點檢查、控制系統時鐘同步檢查、控制器負荷及通訊負荷檢查,每月至少進行1次。
3、定期試驗
輔操臺燈屏及音響試驗每月至少進行1次。
DCS服務器熱備切換、固定式可燃及有毒氣體報警器通氣試驗,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
4、 定期潤滑
對高溫浮球液位計、帶注油孔的控制閥、長行程執行機構、帶油霧潤滑器的執行機構、刮板流量計等儀表進行潤滑,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
5、定期清掃
對機柜間及在線分析小屋空調過濾網、室外機散熱片進行清掃,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
對控制系統機柜過濾網及風扇進行清理,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
對工程師站、服務器、操作站等上位機主機進行清掃,每年至少進行1次。
對光學測量儀表鏡片進行清理,每半年至少進行1次。
三、預知性維修
預知性維修基于儀表及控制系統的狀態監測和智能巡檢,分析設備狀態檢測結果,發現設備缺陷,指導開展維修工作,確定合理的維修工作周期。通過儀表及控制系統狀態檢測,對檢測結果進行分析評估,發現的異常納入設備缺陷管理流程。狀態監測平臺應具備缺陷識別、故障診斷等自動分析功能,可直接指導企業開展檢維修工作。搭建統一的狀態監測平臺,對各企業設備狀態檢測數據進行統一管理。
1、在線監測
(1) 控制系統自診斷報警監測
將DCS、SIS、CCS、PLC等控制系統自診斷數據中的控制器報警、卡件及通道狀態報警、通訊報警、接地報警、電源模塊報警、風扇報警等系統報警事件自動采集到狀態檢測平臺,可通過手機短信形式分級推送到管理人員、維護人員,及時處理控制系統異常。
(2) 固定式可燃、有毒氣體報警器監測
將固定式氣體報警器零漂及故障報警信號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并可通過手機短信形式分級推送到管理人員、維護人員。
(3)聯鎖投用狀態監測
將聯鎖回路的投用狀態信號引入狀態監測平臺,實現聯鎖回路投用狀態的實時監管,并可通過手機短信形式分級推送到管理人員。
(4)聯鎖儀表報警監測
在安全儀表系統里設置冗余聯鎖儀表的偏差報警、開路及短路報警判斷邏輯,并將報警信號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并可通過手機短信形式分級推送到管理人員、維護人員。
(5)控制閥動作時間監測
對有動作時間要求并配備閥門回訊器的控制閥,在控制系統里對控制閥動作時間進行監控并設置超時報警,宜將超時報警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
(6)儀表電源狀態監測
對電氣供的110VAC、220VAC等交流電源,以及100VDC、24VDC等直流電源,應在儀表電源柜內總空氣開關饋線側,增加電壓互感器和電流互感器,將電流、電壓以4mA~20mA標準信號接入到DCS,并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將儀表24VDC直流開關電源的故障報警接入到DCS,并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
(7)機柜間溫濕度監測
機柜間應設置帶4mA~20mA標準信號輸出的溫濕度儀,將溫濕度信號接入DCS,同時傳送至狀態監測平臺,設置異常狀態報警。機柜間、工程師室溫度為冬季20℃±2℃,夏季26℃±2℃,相對濕度為40%~60%。
(8) 儀表伴熱監控系統
通過HART、現場總線等協議采集變送器膜盒溫度,或者增加熱電阻等對儀表伴熱情況進行監控,同時傳送到狀態監測平臺并設置報警。
(9)智能儀表管理系統
實現對智能變送器、流量計、液位計等HART或現場總線儀表在線組態、調試、校驗、狀態監測及報警管理。配備閥門管理軟件對智能閥門定位器進行管理,利用自動測試、故障診斷、閥門運行特性診斷、摩擦力分析等功能,實現調節閥狀態監測和檢修預測。
2、 離線檢測
(1) 紅外溫度檢測
對電源柜、系統柜、端子柜、安全柵柜、網絡柜等機柜內的電子設備,每月至少開展一次紅外成像檢測。
對達到設計使用壽命80%的220VAC、100VDC等電磁閥,每季度至少開展一次紅外溫度檢測。
(2)接地電阻檢測
采用便攜式接地環路電阻測試鉗表,每年至少一次對控制系統機柜工作接地匯流排和保護接地匯流排的接地干線,進行接地電阻檢測,不應大于4Ω。
(3) 儀表風露點檢測
作為氣動執行機構動力源的儀表風系統,宜采用便攜式露點檢測儀對儀表風露點進行離線檢測。
(4)質量流量計狀態檢測
用HART手持終端或調試軟件,每季度一次對貿易交接、能源及物料計量用質量流量計的基礎零點、驅動增益、檢測線圈電壓、振動頻率等運行狀態參數進行檢查,對照歷史趨勢分析其穩定性。
3、狀態評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