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機柜間內沿墻角邊或地板下方定置化擺放適當數量的捕鼠設施,并定期檢查。
7、防塵
防塵工作重點部位為處于沙塵天氣較多的地區,環境中存在粉塵的熱電、焦化及煤化工等裝置。
沙塵天氣來臨前,做好相應的防護工作。
定期打掃機柜間和工程師室衛生。
機柜間門窗應關閉嚴密,機柜間進線口、儀表控制機柜底部、現場接線箱封堵嚴密。
五、專項檢查維護
1、電路板的失效分析
針對電子元器件高度集成化,故障分析困難的現狀,對故障電子元器件進行失效分析,查找引起故障的根原因,采取針對性的應對措施,防止故障重復發生。
(1)一般要求
應將儀表及控制系統的故障電子部件或在檢修前抽選部分卡件,送制造廠或具備失效分析能力的檢測機構進行電路板失效分析,并形成失效分析報告。
(2)外觀檢測
放大鏡和二次元影儀下觀察失效器件或模塊外觀有無磨損、絲印是否清晰正確,器件表面有無水磨痕跡,管腳有無氧化、脫落、松動等現象,焊錫是否飽滿。
(3)電性能測試
測試失效器件所在的電路板上的電壓、電流、過沖、下沖等。
(4)故障點確定
若失效器件為芯片可采用X-RAY檢測、超聲顯微掃描分析、解剖分析等方法尋找故障點;若失效的是模塊電路,可以先采取解剖分析,找到故障點。
2、端子緊固檢查
檢查范圍:儀表端子包括現場儀表接線端子、中間接線箱接線端子、機柜間接線端子等。
具體實施要求:
參照上一周期的檢查記錄和日常檢查記錄編制端子緊固計劃。
根據現場實際需要準備相應的工具、材料,緊固工具宜采用預置式扭矩螺絲刀,定量地設定緊固端子所需扭矩,螺絲刀的扭矩設定值要與端子螺絲的大小相匹配。力矩參數見附件2。
為確保端子緊固效果,采用三級確認。
現場號管標識不清楚,應予以更換。
日常運行期間,對控制系統電源、大功率,電磁閥等重要儀表的電源端子可采用紅外成像儀檢測是否松動。
做好端子緊固記錄,記錄有明顯松動、氧化的端子號,作為下一周期端子緊固計劃制定的依據。
3、聯鎖系統
為兼顧安全性和可靠性,聯鎖設置宜采用三取二,對單點聯鎖進行完善。
緊急停車按鈕宜采用機械式多觸點開關實現冗余。
聯鎖宜采用模擬量儀表,對冗余配置的聯鎖儀表宜在系統中設置偏差報警。
關鍵聯鎖電磁閥宜采用冗余電磁閥組。
罐根閥為聯鎖切斷閥或控制閥的,維護單位應做好定期下線維護保養工作,生產單位應創造條件。
日常巡檢過程中對聯鎖系統SOE記錄進行檢查,主要檢查SOE軟件運行情況、異常報警情況。
聯鎖系統邏輯圖紙、接線圖等相關圖紙、資料、臺帳齊全準確。
聯鎖儀表(含安全柵、繼電器)應設置明顯的警示標識,接線箱及機柜內的端子宜設置標識。
4、儀表電源
電源的冗余聯動測試:儀表控制系統投用前應與電氣專業共同對儀表控制系統雙回路供電進行測試,檢查儀表控制系統雙回路供電設備及連接是否正確,檢驗任一供電回路停電,控制系統各部分的功能是否正確可用。
對供電回路空開及保險規格、容量及上下級匹配情況進行檢查,確保滿足負荷要求。
24VDC并聯供電端子及空開應采用優質短接片,不宜使用自制短接線。
24VDC電源模塊冗余配置時,宜為每個開關電源分別配置防反串器件。
在線更換直流開關電源時應考慮電源內部電容反向充電影響,更換前需確認防反串器件的完好情況。
不宜采用帶風扇的儀表電源。
5、控制系統
控制系統應及時對操作系統漏洞進行打補丁操作。系統補丁的兼容性需經過控制系統制造商測試確認。
控制系統應配置白名單或防病毒軟件并及時升級。白名單或防病毒軟件及病毒庫的兼容性需經過控制系統制造商測試確認。
工程師站、操作站等人機界面的閑置USB口應進行物理封堵。
控制系統應用軟件操作權限、操作系統登錄嚴禁使用弱密碼。
控制系統軟件備份應按裝置及系統獨立備份,備份介質至少2份并注明裝置及系統名稱、備份時間,異地存放。可在備份的基礎上采用GHOST硬盤在操作站和工程師站主機內離線存放。
建立健全控制系統病毒感染應急預案,并組織演練,系統感染病毒后第一時間與信息網斷開。
控制系統控制器上設置狀態轉換開關的,在系統運行期間嚴禁將開關置于非運行狀態。
應組織技術力量做好控制系統組態、工廠驗收和現場驗收,確保控制系統工程質量。
嚴禁使用通訊信號實現聯鎖。SIS系統輸出給DCS的控制信號,不宜使用通訊方式。
6、控制閥及附件
過濾器減壓閥宜采用金屬材質,保證可靠性。
電磁閥宜選用24VDC低功耗(≤4w)、不銹鋼材質,為實現冗余供電不宜采用220VAC供電。
為避免電液轉換器或電液伺服閥卡滯,油質檢驗合格后才能安裝電液轉換器或電液伺服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