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要做儀控預防性工作?
儀控預防性工作包括哪些內容?
儀控預防性工作要點是什么?
如何做好儀控預防性工作?
目前很多人對儀控預防性工作還是停留在:我負責儀表,你負責電氣;設備我操作,維修你負責的陳舊思想觀念上。這些思想觀念直接造成了目前生產現場只有救火隊,沒有保養隊;只有單兵作戰,沒有團隊合作;過度迷信高速度的設備等生產現狀。我們知道設備的不良70%來自潤滑和清掃的不足,所以在精益生產中相當重視設備的全員維護,所謂全員維護也就是全員參與的自主保全活動。這樣做的意義是形成自己的設備自己保養、維護,每一個人都成為熟悉設備并能處理異常的操作者的管理理念。
本文參照儀表及控制系統檢修規程,結合企業儀控管理經驗,從儀表及控制系統定期性維護、季節性維護、預防性維修、專項檢查維護等主要內容和要點整理成冊,幫助儀表人,優化儀表及控制系統運維方式,減少停工檢修的工作量,提升專業管理水平,降低設備故障率,保障儀表及控制系統可靠運行。
一、術語和定義
1、預防性維修
按照預定計劃或相關準則進行測試、維護保養、維修、改造等工作,以防止設備損壞,保證設備安全運行,提高設備運行可靠性。包含定期性維護、季節性維護、預知性維修和專項檢查維護。
2、 定期性維護
按照相關法規標準、儀表及控制系統檢修規程等要求,定期開展儀表及控制系統維護工作。定期性維護主要包括定期檢驗、定期檢查、定期試驗、定期潤滑、定期清掃等內容。
3、預知性維修
根據對儀表及控制系統狀態檢測結果進行狀態評價、風險評估,確定最合適的修理時機及更合理的修理方法,達到運行安全可靠,檢修成本合理的一種檢修策略。狀態檢測包括在線監測、離線檢測等方式。
4、專項檢查維護
除定期性維護、預防性維修、季節性維護以外,針對儀表及控制系統特定缺陷或故障的預防性維修工作。
5、在線監測
通過對儀表及控制系統的各項健康狀態及運行環境數據進行連續實時監測。
6、 離線檢測
采用離線檢測設備,在運行狀態下,對儀表及控制系統的狀態進行檢測,其檢測方式為短時間的檢測,有別于長期連續的在線監測。
7、應、宜、可
“應”為強制規定,必須執行;“宜”為推薦性要求,建議企業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擇機實施;“可”為選擇性要求,企業根據實際情況決定是否選用。
8、定期檢驗
定期檢驗方法包括檢定、校準、校驗、比對。
檢定是指依據國家計量檢定規程,通過實驗確定儀表示值誤差是否符合要求的活動。
校準是指依據相關校準規范,通過實驗確定儀表示值的活動。通常采用與準確度較高的標準儀表比對測量,確定儀表相對誤差,從而得到儀表示值的修正值。
校驗是指在沒有相關檢定規程或校準規范時,按照企業自行編制的方法實施量值傳遞溯源的一種方式。
比對是指在規定條件下,用有確定準確度等級的測量儀表或測量方法進行示值比較的過程。
9、基準周期
石油化工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規定的檢修周期,一般為3~5年或隨裝置檢修。
10、三級確認
為消除接線連接松動、接觸不良或接線不正確,造成供電故障、機組停運、裝置停工等隱患,強化對儀表回路接線正確性、完好性及牢固性的檢查與驗收,由作業人、質量確認人、技術管理人員參與的施工確認過程。
二、定期性維護
在裝置生產運行期間,為提高儀表及控制系統可靠性,減少突發故障,應創造條件有計劃地開展定期性維護工作。依據設備狀態、地域環境等特點,在石油化工行業設備維護檢修規程規定的基準周期上確定定期性維護周期。
1、 定期檢驗
(1)定期檢定/校準
固定式可燃及有毒氣體報警器、貿易結算計量儀表、國(省)控污染源在線環保監測儀表(CEMS、COD、VOCs、氨氮等)、能源及物料計量儀表等,按國家計量規范要求進行檢定或校準。
(2)定期校驗
聯鎖回路、控制回路、與產品質量相關的測量回路中的壓力(差壓)變送器(開關)、有副線的流量儀表、有副線調節閥、在線分析儀表、外浮筒液位計、帶套管溫度儀表等應按儀表及控制系統檢修規程、企業自行制定的作業指導書進行校驗,執行周期不超過基準周期的1.5倍。
(3)定期比對
聯鎖及控制儀表回路、與產品質量相關的測量回路中的雷達液位計、浮子式液位計、無副線的流量儀表及調節閥等在運行期間無法進行校驗的,進行在線比對,執行周期不超過基準周期的1.5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