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加強創新平臺載體建設,打造高能級研發支撐體系。圍繞高端儀器產業創新發展需求,打造一批服務產業高端化發展的創新平臺和具備現代化服務能力的科技創新園區,不斷提升能級。集聚整合創新資源,高標準建設一批重點實驗室、技術創新中心、產業創新中心、制造業創新中心、中試基地、產業研究院等創新平臺。加大省物聯網感知技術與系統重點實驗室、質譜技術創新中心、數字光電產業研究院、MEMS中試平臺等建設力度,力爭取得一批標志性、引領性科技創新成果。強化計量、檢驗檢測、評估認證等公共服務體系建設,加強與中國科學院、中國工程院、中國計量科學研究院等國家研究機構合作,爭取在我省落地高端儀器計量測試和檢驗檢測分支機構,支持鄭州計量先進技術研究院、清研(洛陽)先進制造產業研究院、鄭州中科生物醫學工程技術研究院等新型研發機構建設。支持鄭州、開封、洛陽、南陽、三門峽等高端儀器產業基礎好、創新能力強、主體活躍度高的地方,打造各具特色、優勢互補的高端儀器產業園。(責任單位:省科技廳、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教育廳、市場監管局、科協,鄭州市、開封市、洛陽市、南陽市、三門峽市政府)
(五)推動重點場景應用示范,打造高效率成果轉化體系。深入挖掘示范性強、顯示度高、帶動性強的重大應用場景,以應用需求為導向,加快重大技術成果轉化應用,加速新技術、新產品迭代升級。支持省內企業積極對接國家科技成果轉化項目庫,加快關鍵核心技術引進,引導高端儀器領域創新成果在我省落地轉化。鼓勵企業、高校、科研院所、計量檢測機構、醫院等重點用戶開放應用場景,通過“揭榜攻關”“賽馬制”等方式精準對接供需,實現產品進口替代。支持有條件的行業和地方加快開放運營場景,以“小切口、大場景”為突破,促進高端儀器集成化、系統化發展。以鄭州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建設為依托,面向自動駕駛、智能制造、智能物流、智慧城市、智慧農業、智慧醫療、生態環境監測等應用場景進行重點布局,加快高精度智能傳感器、高性能車載激光雷達、精密自動化控制裝置、痕量大氣污染物檢測裝置、光學相干層析掃描儀、機械裝備可靠性檢測設備等自主高端儀器產品推廣應用,實現以場景驅動科技成果轉化。對符合條件的高端儀器產品,優先納入河南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指導目錄,加快高端儀器首臺(套)重大技術裝備推廣應用。(責任單位:省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教育廳、衛生健康委、農業農村廳、生態環境廳,鄭州市政府)
(六)深化科技開放合作,打造高水平開放創新體系。以全球視野謀劃和推動高端儀器領域科技開放合作,探索互利共贏的科技交流新模式。發揮中國·河南開放創新暨跨國技術轉移大會、世界傳感器大會等交流平臺作用,加快集聚創新資源。圍繞高端儀器研發優化我省國際聯合實驗室建設布局,推動國際聯合實驗室間的橫向協作和資源共享。支持國內外知名高校、專家團隊、領軍企業在豫設立研發機構,大力構建科技開放合作網絡。堅持“引進來”和“走出去”相結合,鼓勵省內企業并購國內外高端儀器隱形冠軍企業、設立離岸研發基地,在全球范圍集聚資源、開拓市場。發揮中央駐豫科研院所紐帶作用,加強我省與國家科研院所、央企總部、省外科研院所的合作,推進相關科技成果在豫轉化。(責任單位:省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發展改革委、省政府國資委)
三、保障措施
(一)堅持高位推動,強化頂層設計。緊盯國內外高端儀器領域前沿和顛覆性技術,對標一流水平,圍繞“卡脖子”項目和關鍵核心技術瓶頸,研究制定高端儀器重點產業技術圖譜,有針對性地凝練重大項目、部署創新平臺、培育重點企業。建立高端儀器創新發展決策咨詢制度,聘任國內知名專家成立咨詢委員會,強化智庫智力支撐。結合我省產業基礎,科學謀劃高端儀器產業布局、創新布局、區域布局。(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工業和信息化廳、科技廳)
(二)加強統籌協調,凝聚工作合力。統籌推進我省高端儀器產業創新發展,強化科技、教育、產業、財稅、金融、人才等政策協同,推動重點項目、基地、人才、資金一體化配置,健全高端儀器產業創新發展聯合推進機制。落實大型科研儀器向社會開放等政策,監測儀器設備的分布和使用情況,提升儀器設備使用效率。發揮行業組織作用,開展高端儀器產業學術交流、供需對接、展示推介、咨詢服務等活動。(責任單位:省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和信息化廳、教育廳、財政廳、稅務局、人力資源社會保障廳、地方金融監管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