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品的迭代離不開技術的創新。產品的創新意味著技術的加持。徐總介紹:“在安全用電過程中,為了防止線路、設備的絕緣劣化帶來的安全風險,定期對線路、設備做絕緣檢測是其中非常重要的一環。按常規做法,需要用絕緣電阻測試儀(兆歐表)對線路、設備進行斷電加壓來測量線路、設備的絕緣電阻。但在現實環境中,對公寓住宅進行斷電加壓會給居民帶來不便,還可能對住宅內的電器帶來損害,工礦企業更不可以隨便停電。所以更加現實的檢測方式是,先用鉗形漏電電流表去測量漏電流。漏電流未超過限定值時,認為絕緣沒有問題。但泄漏電流超過限定值時,絕緣可能有了問題,需要斷電加壓進行常規測試。”
縝密細究,專業嚴謹,換位思考帶來新的檢測方式,“通常的鉗形漏電電流表測出的漏電流(Io)是由阻性的漏電電流(Ior)分量及對地容性漏電電流(Ioc)分量合成。由于受到進線濾波器、噪音濾波器的增加,以及對地電容的影響,Ioc 成分有增加的傾向,帶來的結果是測量到的漏電流Io 值也會變大。因此,會出現,用絕緣電阻測試儀測量得到的結果是絕緣性能良好,但測量到的漏電電流值Io 會超出管理值范圍的情況。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日本萬用推出了可以測量Ior 的鉗形漏電電流。Ior 鉗形漏電電流表不但可以測量通常意義的漏電電流Io,還可以通過對獲取到的電流與電壓的矢量計算,從Io 中將容性漏電成分Ioc 分離出去,得到絕緣(漏電)管理真正需要的,只包含阻性漏電成分Ior 的測量值。”
為了減少給用戶帶來的不便及可能發生的損害,日本萬用在日本協助推廣了通過鉗形漏電電流表檢測泄漏電流來進行的絕緣管理方式。繼而提出Ior概念,推出了Ior鉗形漏電電流表產品。創新的檢測方式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與用戶便利程度。
lor概念圖
不同產品和技術雖然有著不同的特點與優勢,但是其共性都是極致化服務用戶,滿足用戶需求。可見,日本人的“匠人精神”在日本萬用的產品研發上也得到了淋漓盡致的體現,精益求精,追求極致。
本土化戰略調整 創造性產品融合
作為一個日本品牌進駐中國市場,由于各領域市場的發展差距以及不同國家之間的行業形態、工作方式等差異,原有的關于日本市場的戰略計劃已然應對不了中國市場,因此在深入視察了解市場環境之后,為了滿足中國用戶的個性化和多樣化需求,萬用根據實際市場情況調整了發展戰略和產品研發升級規劃,有效地針對中國市場作出本地化的運營調整,將自身技術優勢與地域用戶實際使用需求創造性地融合在一起,開發出具有地域特色的產品,以及對原有的產品進行優化升級。
徐總介紹到,在眾多的產品中,鉗形漏電電流表是日本萬用的優勢產品系列。在日本,日本萬用的漏電鉗形表占據45%以上的市場份額。日本萬用開口式的交流CT,在日本占據65%以上的市場份額。在中國,目前漏電檢測市場尚未成熟,屬于非主流市場。
“通過近些年的銷售情況,我們發現完全參照日本需求,以漏電泄露電流的安全檢測為方向可能只是其中的一條發展道路。在中國,我們需要等待市場發展成熟。但與此同時,我們發現在中國對于微小電流的測量,尤其是直流微小電流的測量有著非常大的需求。比如在光伏產業,電動車產業包括充電樁、車載設備,過程管理等行業都有大量的需求。在微小電流測量管理、過程管理等行業支線上,中國的企業急迫想要找到能夠精確測量微小電流尤其是直流微小電流的開口CT產品。而日本萬用的產品相比同行業的優勢和特點恰恰是精確測量微小電流,我們也希望能夠更快的找到更多的應用需求。”
將用戶需求轉化為產品功能是萬用研發新產品前期調查的重中之重,只有正確地理解用戶需求,準確的轉化為產品功能才能真正的實現產品價值。
徐總表示,“萬用從創業伊始,就注意到現場去發現一些實際的問題。一方面可以發現和解決困擾客戶的痛點需求。另一方面通過在用戶現場的信息收集,預判使用需求,研發先瞻性產品。在國內,萬用一樣是通過代理商,到用戶現場去了解用戶實際需求。”
以產品為導向轉向以客戶服務為導向,不斷提升客戶的服務滿意度,是儀器廠商的重點。北京萬用公司致力于在中國市場做好用戶服務,本土化戰略調整和產品優化使其獲得了廣泛的客戶支持。徐總為我們介紹了日本萬用在中國本土化升級優化產品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