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國取代日本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出口大國,新能源汽車是重要推動力量。隨著電動化、智能化逐步重塑全球汽車市場格局,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也面臨歷史性的挑戰和機會。
在燃油車時代通過技術突破打破渦輪增壓器細分領域國外壟斷的華培動力(603121.SH),在新能源車時代將如何應對傳統業務面臨的挑戰?未來新的成長動力來源于哪里?第一財經日前專訪了華培動力創始人、董事長吳懷磊。
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歷經三個階段
汽車零部件行業為汽車整車制造業提供相應的零部件產品,是汽車工業發展的基礎,是汽車產業鏈的重要組成部分。
吳懷磊表示,整車或者汽車產業不發達的地方不可能誕生發達的汽車零部件產業。
回顧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發展史,主要可以分為三個階段:
起步階段(1980-2000):中國汽車零部件行業起步較晚,相對于發達國家發展較為滯后,技術水平低,這一階段國內汽車零部件企業大多為三級或四級供應商,生產技術較為簡單的零部件。
快速增長階段(2000-2010):進入21世紀,隨著我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汽車產業迅猛發展,并逐步成為世界第一大汽車產銷國,國際汽車制造商將生產基地轉移到中國,帶動了中國汽車零部件產業的快速發展,開始向全球市場輸出產品。
升級轉型階段(2010-至今):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在完成一定的資本積累后,開始進行產業升級,從簡單的零部件制造向動力總成制造逐步升級,同時向高端制造和智能化發展。
吳懷磊稱,中國汽車零部件企業從最簡單的零部件制造開始,利用成本優勢搶占市場,積累資本升級技術,從三級供應商到二級供應商,最后到一級供應商。在此過程中中國涌現出一批優秀的在競爭中成長起來的汽車零部件企業,華培動力也是其中之一。
吳懷磊帶領華培動力從2007年開始開發渦輪增壓器的核心零部件,現在上海華培已經成為了該領域的隱形冠軍,市場占有率居全球首位。
在談及創業之初為什么要選擇渦輪增壓器這一細分賽道,吳懷磊表示,理由只有一個,難。因為難,所以競爭小;因為難,所以壁壘高。
2007年,國內汽車零部件加工領域已是一片紅海,而上游的動力總成系統領域因技術挑戰難度大而競爭并不激烈。吳懷磊稱,在燃油車時代,渦輪增壓器相當于發動機這個“動力心臟”的“起搏器”,其研發難度、復雜程度和精密程度與航空發動機類似,航空發動機的精密程度如同工業皇冠,精度高且難度大。
渦輪增壓器需要在1000度高溫下使用,且設計轉速為一分鐘30萬轉,而子彈的轉速才一分鐘10萬轉,難度可想而知。創業之初,吳懷磊及其團隊屢戰屢敗,傳統低附加值的加工收入早已入不敷出,資金鏈眼看就要斷裂,客戶還要增加檢測開支,站在懸崖邊上的吳懷磊最終還是堅持了下來。
終于,第六次樣品送檢,產品全部合格。輕舟已過萬重山,隨著華培動力技術進一步突破,產品競爭力與日俱增,短短幾年時間,在渦輪增壓器零部件的細分領域,華培動力做到了全球第一,博格華納、蓋瑞特、三菱重工、石川島等跨國巨頭均為華培的客戶。
吳懷磊在總結成功經驗時表示,對于初次創業者而言,不能做簡單的、同質化產品,必須有獨到技術以及差異化的產品,這樣才能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找到一條生路。
未來汽車行業競爭態勢:多技術、多元化
使用電機而不是發動機來直接驅動汽車,中國新能源車近年崛起,帶來了全球汽車產業最大的一次變革。吳懷磊稱,電動化、智能化帶動了一批優秀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快速發展,隨著中國整車在電動化浪潮中成為主流,中國的汽車零部件供應商也將逐步在全球占有一席之地。
而作為傳統發動機零部件企業的華培動力,最多被問到的就是,新能源車是否會完全取代燃油車,未來華培的動力總成業務將何去何從?華培動力如何擁抱汽車產業電動化、智能化帶來的機遇?對此,吳懷磊有自己的看法和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