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創立到上市僅用十年之功,成為全國首批、山東首家科創板上市公司,并迅速崛起為國內非制冷紅外技術領軍企業……書寫這一成長奇跡的是煙臺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睿創微納。“好賽道,好團隊,好營商環境。”睿創微納副總經理趙芳彥近日在接受中國證券報記者采訪時,揭示了公司的成長秘訣。
他認為,加快形成新質生產力的核心在于創新驅動。未來,公司將扎實推進創新驅動戰略,抓住人工智能革命的機遇,在繼續深耕紅外業務,夯實在非制冷紅外領域國內領先、國際先進技術地位的同時,拓展“單一紅外”到“多維感知”的新格局,打造紅外、激光、微波三大主賽道,做好新質生產力的實踐者。
三大秘訣 書寫成長奇跡
中國證券報:從2009年成立到2019年登陸科創板,睿創微納僅用了十年時間,這樣的成長奇跡是怎么發生的?
趙芳彥:回首一路走來,我們快速成長為國內非制冷紅外技術的領軍企業,并登陸資本市場,我覺得得益于三個方面:一是我們選對了正確的產業方向,非制冷紅外技術屬于剛需,而且發展空間非常大。同時,我們趕上了核心元器件加速國產化這樣一個大環境,也一直以解決紅外探測器芯片卡脖子技術,實現國產化、自主可控為己任;二是創業團隊的不懈努力和堅持。我們成長并非一帆風順,在創業初期也經歷了磕磕絆絆,遭遇了這樣那樣的困難,但我們創業團隊沒有放棄,而是不懈努力,一路堅持走了過來;三是煙臺市委市政府和開發區管委會給我們創造了良好的發展環境。
中國證券報:請舉例說明,煙臺市和煙臺市開發區的營商環境具體好在什么地方?
趙芳彥:睿創微納這個項目是2009年煙臺市去深圳招商引資來的。很多人說北方城市的營商環境不如南方城市,但我覺得煙臺不比任何一個南方城市差。我覺得煙臺市和煙臺市開發區的營商環境可以用八個字來形容:有求必應,無事不擾。我們來到煙臺后,從市里到開發區,給了我們很多支持,除啟動資金、科技扶持外,還在關鍵時刻給予了我們鼎力支持。比如,公司從紅外感知主業向紅外、微波、激光等多維感知技術拓展初期,面臨投資強度大、短期盈利難的困境。開發區管委傾聽公司訴求,積極協調各部門幫助公司解決困難,助力公司智能光電傳感器研發中試平臺落地,加速了公司向多維感知技術拓展的步伐。平臺落地后,多個技術團隊和國家級研發項目落地煙臺光電產業園,助力煙臺半導體新興產業發展壯大。
中國證券報:我們在煙臺調研的過程中經常聽人們談及“企業家精神”,你覺得煙臺企業家群體有什么精神特質?
趙芳彥:先舉個小例子,煙臺市一共10位全國人大代表,其中一半是企業家,這一方面說明煙臺市關心關愛企業家群體,另一方面也說明企業家能在很大程度上代表煙臺這座城市的特質。首先,膠東人有個特點是非常務實,這一點也體現在煙臺企業家身上,大家都是踏踏實實謀發展,非常靠譜。其次,煙臺企業家都非常專注,煙臺上市公司也都是沿著主業方向做深做透,而不是到處找風口。再次,煙臺企業家具備堅韌不拔以及開拓進取的精神,這一點其實在我們公司發展過程中就有很突出的體現。
深耕紅外 開辟多維感知新局
中國證券報:智能駕駛發展為車載紅外創造了廣闊的前景,目前公司在車載紅外產品布局上有哪些進展?
趙芳彥:紅外、激光雷達、毫米波雷達等多種傳感器集于汽車一身是未來汽車智能化的重要發展方向。在汽車行業布局方面,我們車載紅外熱成像產品涵蓋單紅外、雙光融合、雙紅外等類型,分辨率做到256、384、640、1280及1920的全覆蓋;我們發布了國內首款通過AEC-Q100車規級認證的紅外熱成像芯片,將廣泛滿足汽車智能駕駛、自動駕駛、智能座艙等領域的應用需求;車載紅外領域獲得了包括比亞迪、吉利和滴滴等多家企業定點項目,同時持續和主機廠、Tier1、自動駕駛公司構建合作關系。公司將圍繞紅外熱成像等智能駕駛時代的主要傳感器,在產品端和市場端持續深耕和拓展。
中國證券報:工業也是公司紅外熱成像技術的重要行業應用領域,能否舉例說明公司在工業領域是如何布局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