⑶國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助力上海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家智能傳感器創新中心于2018年在上海成立,依托上海芯物科技有限公司,采用“公司+聯盟”的方式,由上海新微技術研發中心有限公司牽頭,聯合行業骨干企業組建。創新中心通過構建產業生態圈,面向國內物聯網/傳感器設計、材料、制造、設備、封裝、測試等產業鏈上的大中小型企業提供領先的研發和技術服務平臺。
⑷上海打造千億級智能傳感器產業園:海市嘉定區是上海重點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總規劃面積3平方公里。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已集聚上海矽睿科技有限公司、矽立科技、萬物工場、上海微技術工業研究院等32家知名企業,遍布傳感器芯片設計、制造、材料、系統、應用、封裝、測試等產業鏈不同環節。打造空間充足、交通便利、功能完善的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構建多元集聚的產業生態布局。
2021年3月,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政府發布《嘉定區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發展千億專項行動方案(2021-2025年)》,2021年6月,上海市嘉定區經濟委員會印發《嘉定區關于支持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發展的若干政策》。上海將重點發展智能傳感器及物聯網產業,進一步促進產業集聚發展。
⑸預計2025年上海市智能傳感器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據《上海市先進制造業發展“十四五”規劃》,上海市將以突破技術、加快應用為重點,推動物聯網與制造業等領域融合應用,推動智能傳感器可靠性設計與試驗、模擬仿真、信號處理等關鍵技術攻關,推進在消費電子、汽車電子、工業控制、健康醫療等領域的規模化應用,提升國家智能傳感器制造業創新中心公共服務能力,加快建設上海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到2025年,上海市將打造成為全國智能傳感器產業高地,產業規模達到800億元。
⒉江蘇省智能傳感器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前景分析
⑴江蘇省進一步推進智能傳感器的研發和應用:蘇省政策支持智能傳感器行業的發展。在《江蘇省“十三五”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規劃》中提到,重點提升智能和微型傳感器、超高頻和微波射頻識別(RFID)、地理位置感知等感知技術的研發能力,加快工業傳感器和工業物聯網的部署應用。根據江蘇省“十四五”規劃,江蘇省將推進傳感器基礎理論、基礎算法和基礎材料等的研發突破和迭代,全面提升產業鏈供應鏈競爭力。
⑵江蘇省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全國領先:蘇省智能傳感器行業發展較好,是國內智能傳感器研發機構、企業最集中的省市之一。根據賽迪公布的數據,面向國家級的高新區、經開區等功能區以及部分包含產業集聚區的行政區,從產業競爭力、園區競爭力和配套競爭力三大維度對十大園區進行評選,2020年江蘇省有3個智能傳感器產業園區躋身全國前十,其中蘇州工業園區排名全國第一。
⑶江蘇省智能傳感器參與者以大型制造業企業為主:截至2021年9月,根據企查貓數據,江蘇省企業中,企業名稱或者經營范圍內含有“智能傳感器”的企業共146家。按注冊資本劃分,注冊資本在100萬以下的企業有16家,100-500萬的有51家,500-1000萬的有23家,1000萬以上的有56家,占比分別為11%、35%、16%以及38%。
⑷江蘇省分布的智能傳感器企業較多,其中不乏行業龍頭蘇州敏芯、蘇州明皜、瑞聲科技等。其中,蘇州明皜傳感科技有限公司是國內MEMS傳感器技術的創新者和開拓者,蘇州納芯微電子股份有限公司是國內優秀的信號鏈芯片及其解決方案提供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