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世紀,節能減排已經成為現在的主流話題了,國家十二五規劃更是讓節能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電機作為傳統的機械動力源,在國民經濟建設的各個領域得到廣泛的應用,是重要的耗能設備。
工信部、質檢總局頒布的《電機能效提升計劃(2013-2015)》中指出:據統計測算,2011年,我國電機保有量約17億千瓦,總耗電量約3萬億千瓦時,占全社會總用電量的64%,其中工業領域電機總用電量為2.6萬億千瓦時,約占工業用電的75%。
20世紀80年代以來,伴隨著電力電子技術、微電子技術和現代電機控制理論的迅速發展,交流調速技術逐漸成熟起來,在調速性能上已經達到甚至超過了直流電動機,而且具有低成本、易維護、大容量的明顯優勢。十二五規劃中明確指出,利用變頻調速是電機系統節能的重要途徑。為挖掘節能潛力,變頻調速裝置——變頻器本身需要進行能效計量檢測;變頻器的諧波會給電機帶來附加損耗,需要進行諧波檢測和綜合能效評測;變頻器給電網帶來諧波污染,需要進行監測和評價。
面對交流調速技術被越來越多地應用,市面上應運而生地出現了不少變頻電量測量儀器,但僅僅在工頻電量測量儀器基礎上做了頻帶和功能的拓展,只能做到可以測量變頻電量,多數變頻電量測量儀器廠家公布的技術參數只在工頻下能成立,而對常規變頻電量涉及的較寬頻率范圍內和全功率因數范圍內的測量準確度要么較低,要么回避不談,要么模棱兩可。由于大部分用戶對變頻電量測試儀器儀表缺乏認識,進口功率分析儀廠商渾水摸魚,宣傳方式上帶頭采用意圖誤導消費者的不規范的精度標稱方式,國內功率分析儀廠家紛紛效仿,致使變頻功率分析儀精度標稱方式極為混亂。
經審查,審定專家組一致認為,《變頻電量測量儀器測量用變送器》和《變頻電量測量儀器分析儀》系列標準編寫格式均符合GB/T1.1-2009的要求;針對國內外變頻電量測量領域的電量變送器和分析儀,首次分別采用量程比、準確限值頻率范圍、變送器相位差等作為變頻電量變送器和采用準確限值頻率范圍、低功率因數下功率測量準確度等作為變頻電量分析儀的主要評價指標,科學規定了變送器和分析儀的測量范圍、準確度等級及標稱方法,填補了變頻測量儀器領域標準空白,處于國際領先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