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員程廷海告訴記者,懷柔的空氣特別好,這讓人在壓力較大的科研工作中得到很大的精神放松。自2020年隨科研所搬到懷柔科學城以來,他經常在單位,“閑暇時候,騎車在周邊走走,周邊山清水秀,挺讓人精神放松的?!?
懷柔區今年完成百萬畝造林工程1萬畝,森林面積達1.64萬公頃,人均綠地面積位列全市第二。完成喇叭溝門和懷沙河、懷九河自然保護區生態修復。生物多樣性更加豐富,黑天鵝等珍稀動物來懷棲息,“水中大熊貓”桃花水母再現懷柔水庫,國家一級保護植物珙桐迎來20年第一次盛花期。
未來任務,打造生態宜居創新示范區
新的一年即將到來,懷柔區將“聚焦世界科技強國和國家戰略科技力量建設,進一步突破懷柔科學城”作為2023年重點任務之一。
懷柔科學城將實現多模態跨尺度生物醫學成像設施、子午工程二期和分子科學等9個“十三五”科學設施試運行,力爭人類器官生理病理模擬裝置、太赫茲科學技術中心等5個“十四五”項目開工建設。完善科學設施開放共享機制,加強原創性引領性科技攻關,產出更多科學發現和科技創新成果。支持新型研發機構發展,確保雁棲湖應用數學研究院入駐金隅科教園,推動干細胞與再生醫學研究院搬遷入駐。深化院所與高校、企業合作,推動北大醫學影像設備預研項目落地,突出企業科技創新主體地位,聯合頭部企業、平臺公司組建工程研究中心和產業技術研究院,著力打通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和產業化通道。
懷柔區區長于慶豐在工作報告中指出,要突出以科學家為中心,打造科學家的家園。用好北京高水平人才高地建設和中關村先行先試政策,聚焦解決“從0到1”的卡脖子問題,加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和創新團隊的引進力度,吸引更多國際一流的人才擇懷而棲。強化對青年科學家的政策傾斜,讓青年人才成為科學城的源頭活水。加大對高層次人才創新創業的支持力度,引進培養高級技工、工程師等科研輔助人才。加快推進第三實驗學校建設和婦幼保健院遷建,有序布局商業文化等生活服務配套。建立多元住房保障體系,加快雁棲小鎮國際人才社區、雁棲國際人才社區二期、國際青年公寓、國科大集體宿舍建設。
懷柔科學城還將繼續完善“城”的功能,打造生態宜居創新示范區。推動懷柔科學城街區控規落地實施,構建“創新生態體系”與“自然生態體系”高度融合的整體格局。加強經常性學術交流,讓更多科研人員走進懷柔、融入懷柔。堅持交通先行,積極推動通密線電氣化和市郊鐵路改造提升,啟動雁棲東四路、密西路建設。完善市政基礎設施,實現安各莊變電站和起步區10千伏配網項目竣工,加快科學城500千伏、永勝和羅山輸變電工程建設。積極使用可再生能源,做好水源保護,建設藍綠交織的生態之城。
新京報記者 趙利新
編輯 張樹婧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