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提示
新一輪科技革命將重塑各國經濟競爭力的消長和全球的競爭格局,也將改變原有的全球分工結構。大國博弈,貿易戰、輿論戰、文化戰之外,爭奪科技創新制高點的競爭日趨激烈。芯片領域遭遇“卡脖子”只是我國前沿科技制造短板的縮影之一,被稱為“高端制造業桂冠明珠”的高端科學儀器,更是我們被“卡脖子”的技術之一。
劉鴻飛
科學家門捷列夫曾言:“科學是從測量開始的。”現代熱力學之父開爾文有一個著名結論:“只有測量出來,才能制造出來。”科技越發展,科學儀器的作用越重要。目前,全社會60%的經濟生活、100%的智能制造都與儀器有關。科學儀器被譽為科技領域的“皇冠”,是科研工作者的“眼睛”,是人們認識未知世界的工具,也是科技創新成果的重要結晶。
長期以來,中國的高端科學儀器市場被國外壟斷,大量科研經費用于購買國外進口儀器裝備。科學儀器主要供應商均集中在歐美日等少數地區和國家,在西方國家貿易壁壘、貿易摩擦政治化的逆全球化驅使下,高端科學儀器成為“卡脖子”的重要領域,嚴重影響中國科研和經濟生產的安全性、持續性。
黨的十八大以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高度重視科技創新。習近平總書記圍繞加快推進科技創新、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建設世界科技強國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新論斷、新要求,科學回答了事關我國科技事業發展的一系列重大問題。今年初,習近平總書記在主持中共中央政治局集體學習時強調,要打好科技儀器設備、操作系統和基礎軟件國產化攻堅戰。今年全國兩會,習近平總書記在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努力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難題,在重點領域、關鍵環節實現自主可控”,進一步為我國科學儀器自主研發和國產替代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指明了前進方向。
高端科學儀器既是科研裝備領域的高地,同樣是高端市場的一片“藍海”。根據SDI數據,2020年,全球僅分析儀器市場規模就達5000億元,其中美國約占35%的市場(約為1750億元),中國約占20%的市場(約為1000億元)。隨著中國經濟總量迅速增長和制造業進一步升級,預計在未來幾年,中國的科學儀器行業將持續高速增長態勢,迅速追上美國市場規模。
高端科學儀器產業,具備顯著的高質量發展特征。從行業特點看,科學儀器具有多品種、小批量、工藝復雜、技術要求高等特點,相關科研企業綜合毛利率通常可達75%以上,資本價值非常高,因此,營收幾個億而市值百億元的儀器企業并不少見;在制造業領域,年產值幾億元的科學儀器研發企業市值,相當于年產值幾十億元甚至上百億元的傳統制造企業;更重要的是,科學儀器科研企業一般規模小而精,資金和資源需求量不大,但小資金往往能撬動大產業。
高端科學儀器領域,是孵化、培育“單項冠軍”“獨角獸”的重要場域。在國家大力發展專精特新產業的大背景下,科學儀器產業快速成為當前重要的“風口產業”。近幾年,我國科學儀器行業新上市公司超過20家,市值近2000億元;中國儀器儀表行業已經形成了北京懷柔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廣東中山·西灣國家重大儀器科學園、山東·青島科學儀器產業園、江蘇·無錫量子感知產業園、上海分析技術產業研究院、廣東廣州·粵港澳高端科學儀器創新中心等六大產業基地,為科學儀器行業帶來了蓬勃生機。
湖南綜合性大學多,理工學科強,具有顯著的人才優勢。雙高鐵樞紐的交通優勢疊加居住成本優勢,讓湖南在發展高精尖產業方面獨具潛力。2022年下半年,湖南引進國內科學儀器行業龍頭企業奧譜天成,填補了在該領域的空白,跑進了全新的賽道。未來,更應該發揮龍頭企業的帶動作用,著眼打造產業園區,為前沿科技提供源動力,為湖南發展塑造新動能新優勢。
(奧譜天成生產的光學儀器產品)
以系統思維作頂層設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