晶圓廠巨頭紛紛在美國建廠
從上面的介紹我們看到,芯片法案公布以后,美國的芯片制造產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投資熱潮,作為美國最大的晶圓廠,Intel當然肩負了重任。
英特爾方面也發文表示,早在2021 年,英特爾就宣布在亞利桑那州、新墨西哥州和俄亥俄州進行超過 435 億美元的新制造業投資,以鞏固美國芯片制造和研發的領先地位。從那時起,這些投資大幅增長,甚至還沒有考慮到我們對國內研發或加速技術開發的投資。
按照英特爾所說,公司宣布的投資包括:
將公司在亞利桑那州的業務擴展至英特爾 40 多年以來的領先半導體工廠,從兩家增至四家估計的每項成本為 150 億至 200 億美元。
在新墨西哥州,英特爾將投資至少 35 億美元用于先進半導體封裝業務的設備升級。公司也正在招聘 700 個新制造技術人員職位,以填補與此次擴張直接相關的 200 個職位。
英特爾還對俄亥俄州兩座新的尖端晶圓廠的綠地投資標志著該州歷史上最大的私營部門投資。這個“硅中心”將為美國芯片制造建立新的區域經濟集群,并成為尖端技術的中心。
在俄勒岡州,英特爾提議斥資數十億美元對我們的設施進行擴建和現代化改造,這將使該公司走上重新獲得工藝技術領先地位并繼續推進摩爾定律的道路。
在英特爾之外,臺積電在美國的投資也尤為關注。
臺積電首次宣布計劃在亞利桑那州建立工廠是在2020 年,當時還是唐納德·特朗普 (Donald Trump) 擔任總統。到了去年12月,該公司表示將對該項目的投資增加兩倍多,達到400億美元(311億英鎊)。這標志著美國歷史上最大的外國投資之一。
當時,臺積電方面曾表示,公司位于亞利桑那工廠的兩個半導體生產設施中的第一個將于 2024 年投入運營,第二個將于 2026 年投產。
但是芯片制造巨頭臺積電 (TSMC) 推遲了其位于美國亞利桑那州工廠的投產時間,根據他們的說法,這主要是由于缺乏熟練工人,為此芯片制造明年將不再啟動。
臺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表示,其位于美國西南部亞利桑那州的工廠將于 2025 年開始生產先進微處理器。劉先生在財報發布會上表示,該工廠自 2021 年 4 月以來一直在建設,但面臨著缺乏“在半導體級設施中安裝設備所需的專業知識”的工人。
他補充說,該公司正在“努力改善這這種情況,包括從臺灣派遣經驗豐富的技術人員到[美國]短期培訓當地技術工人”。
此外,韓國三星電子也正在德克薩斯州泰勒建設一座芯片工廠,這家全球最大的存儲芯片制造商將花費超過 250 億美元,比最初預測高出超過 80 億美元。
因信息未公開而不愿透露姓名的知情人士表示,成本增加主要是由于通貨膨脹。其中一位消息人士稱,較高的建筑成本約占成本增量的 80%。消息人士補充說,這些材料也變得更加昂貴。
另一位消息人士稱,如果泰勒工廠的建設被推遲,新估算的成本“可能會上升更多”,并補充說這一估算可能會存在變化。消息人士稱,工廠建成越晚,成本就越高。
一位消息人士告訴路透社,該公司正急于在 2024 年之前完成該工廠的建設,以便在 2025 年之前生產芯片,這將使該公司在 2026 年最后期限之前獲得工廠工具的投資稅收抵免。其中兩位消息人士稱,三星已經花費了泰勒工廠最初預計的 170 億美元的一半,并指出該公司最終可能會選擇建造更多工廠。
人才短缺蔓延全美乃至全球
CNBC表示,美國半導體制造業回流的推動刺激了巨額支出,隨之而來的是對熟練勞動力規模的擔憂。
如上所述,全球最大的代工芯片制造商臺積電表示,由于美國缺乏工人,該公司不得不推遲其價值 400 億美元的亞利桑那州工廠的生產。臺積電亞利桑那州總裁布萊恩·哈里森 (Brian Harrison) 表示:“我們仍在全面尋找更多合格的熟練技工。” “我們正在安裝美國獨有且極其先進的設備。”
臺積電正在從臺灣引進工人來操作高科技設備并培訓美國工人。“[美國工人]只是沒有這些特定工具和技術的經驗,”哈里森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