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訊(記者 張安琪 祝東秀) “我們團隊承擔了中國空間站未來將要發射的巡天望遠鏡上一個太赫茲的模塊,這是我們當前最重要的一項任務。”10月7日,中秋、國慶雙節后第一個工作日,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南極天文和射電天文研究部主任李婧又在實驗室里“泡”了許久。據悉,這項中國空間站巡天望遠鏡“高靈敏度太赫茲探測模塊”研制任務,有望實現我國太赫茲超導探測技術空間應用“零”的突破。
太赫茲波,很少在公眾視野中“拋頭露面”,卻在科學家中有“‘間隙’中的寶藏”之稱,它是可見光和微波之間存在的“間隙”,一段沒有被廣泛開發利用的波段。太赫茲天文探測能探索宇宙最久遠的過去,為我們解釋現代天文學中最重要的前沿問題提供尖端手段。
在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毫米波和亞毫米波技術實驗室二十幾名成員中,李婧是僅有的3名女性之一。她還記得自己2002年來到紫金山天文臺讀博士研究生,首次接觸太赫茲超導空間探測技術研究時的情形。
“當時感覺這項工作不太適合女生,不僅需要經常拆裝和搭建很重的低溫實驗儀器,有時還要出野外。”這是李婧對該研究的第一印象,但她沒有知難而退。
“高中畢業時,因為很喜歡理科,就來到東南大學,后來老師推薦我繼續讀研,并進而從事了科研工作?!睆母咧猩讲┦垦芯可俚角嗄昱茖W家,多年來,李婧的科研初心一直沒有變。
她經常身裹實驗服“泡”在無塵實驗室里,一待就是數個小時。采訪當天,南京已經入秋,夜晚涼意更重,記者見到李婧的實驗室里卻是燈火通明。與她和同事們相伴的是,設備運行的轟鳴聲、團隊研究人員的交流討論聲。
在與南京結緣的二十余載中,這位來自青島的青年女科學家,就這樣和團隊埋首實驗室,實現了太赫茲超導探測器物理特性、芯片技術等方面的多項原創性研究成果,助力了我國空間天文與太赫茲天文學的發展。
“家庭、單位和政府給了很多支持,免除了不少后顧之憂?!崩铈赫f,青年科技人才勇于創新,首先得盡可能解決他們生活中的急難愁盼,可以讓他們心無旁騖地專注于科研,最大限度地激發創新靈感?!扒安痪媚暇┏雠_的兩項人才新政,包括解決人才的房租補貼、醫療保障、職稱等,我能為團隊年輕人想到的幾點,幾乎都有所體現,感覺很不錯。青年科研人員需要生活減負,要讓他們挑大梁,就要為他們增機會、保時間、強身心?!?
“南京這點做得蠻好。這座城市厚重又創新,大氣又溫暖?!崩铈赫f,“希望在新政后續的推進中,能夠加強宣傳和落實,真正從根本上為需要的人解決實際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