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外,柯力傳感在上半年財報中提到,“由于國內外宏觀經濟環境更趨復雜和不確定,部分智能傳感器細分領域面臨著市場需求疲軟、競爭烈度提高、產品利潤率承壓等現實問題,企業間優勝劣汰不斷加速。”
為了提升自身的競爭力,柯力傳感正在進行從單一物理量傳感器逐漸向多物理量傳感器轉型,近兩年更是不斷通過自研和外延式投資并購的方式,布局力學、電量、光纖測溫、氣體、流量、光幕等十多種傳感器,打造傳感器“森林”。
其中,在機器人領域的投資成為重中之重。據半年報,柯力傳感在投資方面沿著機器人力學、觸覺、視覺、慣導傳感器的主投方向,順著氣體、溫濕度、MEMS、壓力、扭矩等多種物理量傳感器融合的方向,行走于智慧物流、自控設備、智能檢測等物聯網裝備道路,結合機器人產品平臺和算法解耦、協議軟件等技術平臺進行投資布局。
值得一提的是,柯力傳感提到的六維力/力矩傳感器,被業內認為是人形機器人產業鏈條中技術壁壘最高、價值最大的零部件之一。除柯力傳感外,國內布局這一品類的企業還有昊志機電、宇立儀器、坤維科技等。據GGII(高工產研)預計,2027年國內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市場規模將超15億元,2022年-2027年的年復合增長率高達44.39%。
不過,GKURC產經智庫首席分析師丁少將對《華夏時報》記者表示,雖然從中長期發展前景來看,人形機器人產業非常值得期待,但當下整個市場還沒有達到真正的爆發,不足以支撐企業業績的高速增長,這需要時間的積累。“作為產業鏈上的一家企業,它的發展受整個機器人產業發展的節奏影響會比較大,整個產業的發展不僅僅受傳感器影響,芯片、軟件、智能化AI的能力以及企業對應用場景的不斷豐富和開拓,都會制約整個產業的落地和規模化發展,而產業落地和規模化發展的速度和節奏,也會反過來影響產業鏈上企業的成長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