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石飛月 北京報道
人形機器人概念持續火爆,相關企業也在二級市場迎來一波又一波的利好。12月11日,在連續兩天漲停后,柯力傳感股價再漲5.73%,較9月下旬已累計飆升230%。今年以來,柯力傳感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好消息不斷,先是宣布其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已完成人形機器人手腕、腳腕,以及工業臂、協作臂末端的產品系列開發,之后又透露已于9月給華為送樣。
傳感器作為現代信息技術的支柱之一,各國都投入大量資源支持,我國也一樣,不過,由于部分品類市場競爭激烈,企業間的優勝劣汰不斷加速。為了提升自身的市場競爭力,柯力傳感正通過自研和外延式投資并購的方式,不斷擴充產品品類,而機器人正是其中的發力方向之一。不過在業內人士看來,機器人尤其是人形機器人受限于產業鏈各方面技術的發展水平,目前市場規模還不算很大,這也反過來制約了產業鏈企業的發展節奏。
受益機器人概念股價大漲
12月11日收盤,柯力傳感股價報84.69元/股,漲5.73%,市值為238.54億元,9月23日至今其股價漲幅已經達到230%,11月到12月11日期間收獲9個漲停。
柯力傳感近日發布多份股票交易異常波動公告,稱經公司自查并向控股股東、實際控制人書面發函查證,截至公告披露日,確認不存在應披露而未披露的重大事項或重大信息,鑒于公司股票價格短期漲幅較大,可能存在非理性炒作風險。
柯力傳感的這波行情,一方面與大盤的走勢有關,另一方面,可能也是因為搭上了“人形機器人”的快車。今年,該公司新增“人形機器人”概念,而近期人形機器人板塊指數一直穩定上升,今年9月還是600多,截至12月11日,已經達到1247.41,翻了一番。除柯力傳感外,三豐智能、翔樓新材、愛仕達、埃夫特等個股近期均錄得不小漲幅。
消息面上,除了今年出臺的各項利好政策,當地時間12月10日,特斯拉機器人官方賬號發布了一段視頻,展示了其人形機器人Optimus在復雜地形上行走的最新進展。特斯拉創始人兼CEO埃隆·馬斯克轉發該視頻并表示,該機器人能夠通過神經網絡控制其電動肢體,無需遠程操控即可克服崎嶇地形。
而柯力傳感今年在人形機器人領域取得了一些研發進展。在2024年半年報中,柯力傳感透露,其六維力/力矩傳感器已完成人形機器人手腕、腳腕,以及工業臂、協作臂末端的產品系列開發,掌握了結構解耦、算法解耦、高速采樣通訊等技術要點,并已給多家國內協作機器人、人形機器人客戶送樣。上個月,柯力傳感還在互動平臺表示,其六維力傳感器已于9月給華為送樣,客戶樣品測試順利,近期將完成驗收。
(圖片來源:柯力傳感,儀商網配圖)
柯力傳感成立于1995年,主營業務為研制、生產和銷售應變式傳感器、儀表等元器件;基于傳感器的應用場景布局物聯網和智能化裝備,提供系統集成、不停車檢測系統、無人值守一卡通智能稱重系統、制造業人工智能系統、企業數字化建設軟件開發服務、移動資產管理系統、物流分揀系統等。據公開資料,截至2022年,該公司已連續14年保持國內稱重傳感器市場占有率第一。
正處于轉型關鍵期
自2019年8月正式登陸上海證券交易所主板、開啟A股股票交易以來,柯力傳感的年度業績一直呈增長態勢,2019年-2023年,其營收和歸母凈利潤均實現雙增長。
然而進入2024年后,柯力傳感的營收雖然仍保持穩定增長,歸母凈利潤卻開始下滑。2024年一季度,該公司營收增長12.89%,歸母凈利潤下滑23.13%;2024年上半年,該公司營收增長9.42%,歸母凈利潤下滑16.57%;今年第三季度業績有所改善,該公司營收增長21.87%,歸母凈利潤微漲0.38%,但由于增長幅度非常微小,前三季度歸母凈利潤下滑10.74%。
柯力傳感并未在財報中就此做出解釋,《華夏時報》記者就此采訪了該公司,截至發稿,對方未給出回復。
不過,記者注意到,柯力傳感今年前三季度的營業總成本較去年增加了17%,包括銷售費用、管理費用、研發費用和財務費用均有顯著增長,這在一定程度上影響了柯力傳感的利潤增長。